|
去年12月,一款国产VR游戏《光的追迹者》(LightTracer)登陆Steam绿光,开发商VoidDimensions将其戏称为“马里奥+纪念碑谷+塞尔达”相结合的游戏。其独特的操作方式获得了不少玩家的期待,VoidDimensions更是为其操作申请了专利。下半年,《光的追迹者》将登陆HTCVive与PSVR。两年,两款VR游戏,一个5人小团队为何热衷于尚不成熟的VR游戏市场?VoidDimensions创始人黄佳维坦言竞争产品少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交流中,这位90后的创始人分析了目前的VR游戏市场环境,并提出,秉持“回到玩家中来”的信仰是所有小团队的出路。
缘起,《仙剑4》
2007年暑假,即将升学高三的学子进入紧张的补课备战状态,一堂自习课上,黄佳维正翻着一本杂志,“仙剑4发售了”!!这个消息令他振奋了一上午,趁着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间,黄佳维翻墙出了校门,买了一套首发的正版。可不久之后,噩耗传来,上软解散了,令他十分沮丧,于是开始萌生“拯救中国游戏”的念头,便下了决心,以后一定要投入游戏业成为一个游戏制作者。
在大学即将毕业那年,黄佳维在朋友的支持下获得资金开发了人生第一个游戏《凌云志》,AppStore付费下载,无内购,然而这却给黄佳维带来一记重击:“花了别人(朋友)很多钱,做的自认为也不差”,然而销量十分差,大部分玩家都在玩破解版,他完全无法从中获取收入。从那之后他对“通过游戏赚钱”失去了信心。随着后来免费游戏在手机平台上的兴起,在日本留学期间,黄佳维也尝试过做一个非常“像”氪金游戏的作品,但结果更是一塌糊涂。
《凌云志》游戏截图
之后,他还在windowsphone上发布过《DashingCar》,这是个非常简陋的游戏,但也带来了几万下载量,这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有成绩的游戏。同样的还有另一款游戏《草药传奇》,当年还上过小榜的推荐,基国内下载量也有一万多,但这两个游戏一点付费元素都没有,黄佳维抱着“大家玩过开心下就好”的心态再次涉足手游领域。
左图《DashingCar》,右图《草药传奇》
VR的春风
做的游戏不能带来收入,让黄佳维对自己走做游戏这条路维持生存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2016年,“VR元年”的到来为苦于手游红海的游戏开发者带来一丝春风,同年5月,黄佳维和几位伙伴在北京成立了VoidDimensions工作室,6个人,在三个国家远程协作。同年8月,VR游戏《ZombieCamp》上架Steam,价11元。原本只是试水之作,出乎意料地,游戏获得大量的好评,一洗此前的阴霾,黄佳维惊奇地认识到了另一个有别于F2P市场的领域,“让我意识到不要去想太多的什么收费模式,回归到真正的、我所认识的那个‘游戏’的范畴里,通过制作精良的游戏,也许行得通——于是我们现在在做一个拼尽了我们全力去创造的《光的追迹者》。”
纪念碑谷+马里奥?
《光的追迹者》讲述了一个寻找光明、拯救世界的故事。在游戏中,玩家化身为一位寻找光明的公主,为了拯救遭瘟疫缠身的臣民,而踏上了寻找解救办法的冒险之旅。
《光的追迹者》的关卡设计广度很足,VoidDimensions还将该游戏戏称为“纪念碑谷与马里奥的结合”,更全面的说法是“马里奥,纪念碑谷,和塞尔达”,因为它确实很像一个能改变地形的,带有一些动作和解谜要素的平台游戏。根据黄佳维的想法,刚开始,他想做一个单纯的爬楼游戏,但是在第一个原型实现之后他迅速发现这个游戏的操作方式更合适做一个像马里奥那样的平台跳跃游戏,为了充分利用VR独特的操作机制而加入了改变地形的功能。
“我并不觉得大家在真正玩了《光的追迹者》之后还会觉得它跟《纪念碑谷》相似”黄佳维表示,玩家越到后面就越会感觉到所谓的“与《纪念碑谷》相似”也仅限于可以拖动地形,《光的追迹者》的关卡都是来自团队的原创设计。“许多人玩着玩着还会惊叹‘啊还能这样玩’。这也是VR游戏的魅力,能够在‘平台跳跃’这一经典的游戏类型上带给大家全新的游戏体验,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黄佳维自豪地说到。
(来段视频感受一下吧)
《光的追迹者》的游戏时间比其他的VR游戏都要长,谜题丰富多变而且经常需要开脑洞。除此之外,游戏还加入了非常生动的过场动画,甚至是全程中文配音,邀请了夏一可女士和袁国立先生作为中文声优。据悉,由游戏圈知名的音乐人Ms.Zeta操刀游戏的主题歌也将要完成了。
商业游戏
在这个工作室的介绍中,VoidDimensions将自己定义为“VR独立游戏工作室”,但是黄佳维表示,自己更想做商业游戏。就像小生意人一样的按照投入——产出规划来进行制作。当然,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忘记恪守底线,“我们不是冲着‘一款游戏赚一辈子钱’去的,只要能稍微赚点,让我们能继续做接下来的游戏,就很令人满足了。”
困难?我们已经幸运很多了!
从独立走向商业化,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没钱”是大部分创业公司的通病:“特别是我们这种小公司,没有背景,没有‘成功产品’,毫无融资能力,最初真的是非常非常穷!”,黄佳维回忆了那段“辛酸”的日子,夸张点,可以说是“有上顿没下顿”。在《ZombieCamp》上线后,为了节约资金开发新作品,在安徽政府政策的吸引下,黄佳维把工作室从北京搬到了安徽。
此后,新的问题接踵而来,黄佳维合作多年的搭档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新品项目《光的追迹者》只剩下5人了。
不过,黄佳维说这样的情况已经算是很幸运了,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工作室得到过不少个人和企业的帮助,总能够在公司彻底没钱了的时候获得一些资金注入得以存续。
期待:回本就好
9月,《光的追迹者》即将在海外上线,国内版本也将于秋季上线,黄佳维从两个层面分析了现在的VR市场环境:微观上来看,现在的VR市场为不少团队提供了一个容身之所,所以并不算有多差;宏观上,VR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过程中,各方的参与程度和这个市场的体量相匹配,但作为一个崭新的事物的发展应该循序渐进,如果在初期就一大堆外力介入,这样的状态下,市场必然走向扭曲变形的困局。
《光的追迹者》公布后吸引了PSVR的注意,不久便向VoidDimensions工作室发出了邀约。如今上线在即,黄佳维透露,目前对VoidDimensions比较大的困扰就是不敢预估来自索尼的审查的严格程度,“很荣幸,这是我们第一次做主机游戏,毫无经验,所以也做好了苦战的觉悟,目前来看只要这一点能够做到,其他的就会顺利很多。至于其他,特别是对外的事务,我们的两家发行商——Oasis Games(绿洲)和Gamepoch(星游纪)给了非常非常大的帮助,还是非常值得放心的。”
对于发售成绩的预估,黄佳维心里也没有底,“我们的最低期待是回收成本。”他表示“不近人情”的结果太多见了,所以目前他们也不敢谈什么多高的期待,根据他的预估,在了两个平台的海量内容中,《光的追迹者》可能只能分到1%的市场份额,“只要游戏能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便是我们的成功,也希望发售后能够多受到一些表扬,尽人事听天命吧~”
信仰
最后,就小团队的出路问题,黄佳维给出的答案简单而中肯——玩家!他一直坚信玩家就是小团队的出路,游戏行业与其他行业一般遵循着同样的市场规律,只要是好的游戏,就会获得玩家的赏识,就会获得他们的支持,而只要拥有了这个最广泛的基础,团队就会发展、壮大......
“回到玩家中来,少琢磨一点商业,多琢磨一点内容本身,才是一个CP——contentprovider所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适用于所有内容产业的一条信仰。”这是他多年来一直秉执的信念。
最后,关于部分老玩家关心的《凌云志》后续,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了,黄佳维清楚地表示在未来计划中并没有继续开发或者移植的打算。在他看来这个“IP”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没有必要再拘泥这样的过去,而是花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到底应该做怎样的游戏。”不过他也表示如果哪一天他们能够真正无拘无束地做游戏,不用考虑资金的问题了,就可能重启《凌云志》:“这是一生的宝贵财富,我没有理由忘记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