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幻蓝
 
 神缺席的世界(一):《恶魔城》年表世界观及文化背景浅析
 《恶魔城》各作时代背景、诸代贝尔蒙特及城的艺术风格分析(上)
 《恶魔城》各作时代背景、诸代贝尔蒙特及城的艺术风格分析(下)
 神缺席的世界(四):永生与轮回
 上一章对系列的时代环境回顾中世纪结束和未在游戏中体现的文艺复兴。虽然《恶魔城》在国内最常被提到的是“中世纪”“哥特风”,但事实上真正系列的辉煌期,背景却多集中在近代欧洲,尤其华丽的巴洛克风格。这并非偶然,作为制作者御三家的人设小岛文美女士画风华美,偏爱红色与金色的明艳色彩;而音乐山根美智留女士则是巴赫的铁粉,自身配乐也是华丽铺张的巴洛克风格。这两位大神与IGA合作,创造出一个个奢华绚丽的伯爵之城并不意外。
 
 本章,笔者也将从贝尔蒙特家最知名的影响西蒙,和欧洲辉煌的路易十四时代开始,和大家一起继续恶魔城的时代旅程。
 
 《恶魔城》1691/《恶魔城2西蒙的冒险》1698
 
 1643-1727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God said"Let Newton be"and all was light.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1661-1715路易十四:吾乃世界中心
 
 贝尔蒙特家最著名的英雄,西蒙·贝尔蒙特单人独骑讨伐德古拉的1691年,欧洲已沐浴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光辉下。在以牛顿为代表的一系列杰出科学家的带领下,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都产生了革命式的飞跃。而这一切,又为接下来一个世纪思想和政治方面的启蒙运动打下了基础。
 
 而“太阳王”路易十四则是这个时期西方世界的第一主角。在他的治下,欧洲大陆上近代的首个绝对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王国从一个被各地领主和教会领地包围和分割着权力的松散国家,成为一个权力集于中央的绝对强权。1678年,法国在法荷战争中击败荷兰,海陆两军冠绝欧陆,成为欧洲霸主。也正是在这位太阳王的统治期间,法国成为我们今日印象中的法国:“时尚”和“优雅”的代表,并定义了直到今日的时尚、格调、美食、设计与奢侈品的几乎所有基本原则,而在之前这个国家与这些事情毫不相关。1682年落成的凡尔赛宫,更是极尽奢华的法国巴洛克建筑的终极代表。
 
 
 《路易十四》(Louis XIV,King of France and Navarre),Hyacinthe Rigaud,1701。17-18世纪之交西方世界的绝对主角 这时期的东欧,奥斯曼土耳其在1683年维也纳会战中决定性的失败,标志着扩张的彻底完结。从此其将开始一步步吐出之前占领的几乎所有欧洲领土,而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也在这个时期彻底和奥斯曼土耳其时断时继的宗主权断了干系。
 
 1691-1698年的贝尔蒙特家
 
 在PS平台复刻《恶魔城》首作的《恶魔城年代记》中的人设中,红发西蒙的造型受到巨大好评,但其服饰打扮与当时的主流风格并无太大关联。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猜测,虽然200多年前的拉尔夫即被民众视为英雄,但吸血鬼猎人仍然与佣兵或游侠相类似,有一种半地下的感觉,在主流世界的人们眼里仍然是一个传说。
 
 
 《恶魔城年代记》(Castlevania Chronicles)封面,红发的西蒙·贝尔蒙特 1691-1698年之城
 
 西蒙时代的城堡,仍然基本延续了黑暗哥特风。在PS上复刻的《恶魔城年代记》中,增加了华丽的红色幔帐、巨幅油画等少许巴洛克元素,为后续更加华美的时代带来了一点前兆。
 
 
 标志性的西蒙入城一幕,哥特式城堡 
 《恶魔城年代记》中的巴洛克元素 年代大事记
 
 1671-1672牛顿和莱布尼兹分别独立发明微积分
 
 1680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治理下的达到鼎盛,路易加“大帝”(le grand)尊号,成为欧洲霸主
 
 1683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土耳其被奥地利、德国、波兰联军击败,彻底终止在欧洲的扩张,欧洲人开始反攻
 
 1687牛顿发表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为近代科学的代表。其中即包括著名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1689英国光荣革命,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共治。国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奠基
 
 1691《恶魔城》
 
 1698《恶魔城2西蒙的冒险》
 
 1698第一台用于工业的蒸汽机在英国问世
 
 1699奥斯曼与奥地利、波兰、威尼斯签订《卡尔洛维茨条约》,割让匈牙利、波多利亚、特兰西瓦尼亚、达尔马提亚和希腊南部,首次向欧洲人割地,也是从此逐步失去欧洲领土的开始
 
 《白夜协奏曲》1748
 
 1748,洛可可沙龙上的启蒙时代,《论法的精神》出版
 
 18世纪的欧洲,是辉煌的启蒙时代。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等一系列先锋思想家,激烈的推崇人类的理性。主张不再受宗教的束缚,而是以自身的理性,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重新以人为根本去建立道德、制度和美学。人不再是匍匐于神脚下的渺小的存在,而是千年理性王国的主人。
 
 启蒙时代的法国,仍然是欧洲大陆的文化中心,沙龙文化的风气从法国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沙龙是巴黎思想活动的中心场所,每天都有上百位的女主人经营她们的沙龙,贵族、文人、思想家往来其中,有些著名的常客被当成是巴黎社交、学识与文艺界的精英和领袖。而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与著作,更是沙龙上最为流行的话题。
 
 著名油画《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里诵读伏尔泰的悲剧〈中国孤儿〉》描绘了18世纪法国沙龙盛况,画面中聚集了启蒙时代法国各界的名流险要,沙龙女主人若弗兰夫人和莱斯皮纳斯小姐,社会名流孔蒂亲王、黎塞留公爵、外交大臣舒瓦瑟尔、出版局长马尔泽尔布,启蒙哲学家狄德罗、封特内尔、爱尔维修、孔迪亚克,学者魁奈、杜尔哥等,围坐在伏尔泰的半身像下,聆听中间法兰西学院院士达朗贝朗读伏尔泰以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为蓝本改编的悲剧《中国孤儿》。各人神态各异,场面充满思想的气息。
 
 
 《在若弗兰夫人沙龙里诵读伏尔泰的悲剧〈中国孤儿〉》(A Reading in the Salon of Mme Geoffrin),阿尼塞-夏尔-加布里埃尔·勒莫妮埃,1812 1748年的贝尔蒙特家
 
 当贝家传到西蒙之孙祖斯特·贝尔蒙特一代,50年间家境似乎有了很大改善。人设中祖斯特的打扮,虽然仍有旅行者的元素,但已经和上面沙龙中巴黎上流社会颇为接近。其帅气的外表、神态、言语,也从拉尔夫、西蒙的乡间游侠式的粗犷,变得更像出身优渥、自幼才华出众、未食人间疾苦的青年才俊的锐气和轻狂。虽然这也和小岛文美老师个人风格和审美有关联,但联系50年后的里希特,还是能看到一定的一致性。
 
 
 《白夜协奏曲》中银发的祖斯特·贝尔蒙特 1748年的恶魔城
 
 18世纪中叶,巴洛克(Baroque)建筑和装潢风格,仍是在艺术与时尚上唯法国马首是瞻的欧洲大陆的主流。同时,洛可可(Rococo)风尚也在法国流行开来。洛可可多用于室内装饰,在巴洛克的基础上,加入更多轻盈、细致、娇弱、甜腻和矫饰的元素。色彩娇艳明快,线条上也更多应用曲线,饱含精致享乐的生活气息。
 
 《白夜》城的设计,与《月下夜想曲》有很大的相似度(巴洛克风格会在下面的《月下》中详述),但整体色彩较为轻浅,给人城较“轻”的感觉,算是时代因素的一定体现,当然这设计更主要的是为了切合“白夜”的气氛。而祖斯特本人,也是贝尔蒙特家最有受社交界女性喜爱的都市公子感觉的一代了。
 
 
 《白夜协奏曲》在系列中总体色彩偏轻浅 
 加特契纳宫化妆室(Gatchina Palace.Dressing-Room for Count Orlov),洛可可风格,俄罗斯加特契纳,1770 年代大事记
 
 1739瑞典皇家科学院建立
 
 1747本杰明·富兰克林开始研究电现象
 
 1748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出版《论法的精神》,提倡三权分立学说
 
 1748《白夜协奏曲》
 
 1750巴洛克音乐大师、近代西方音乐之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去世,直到去世的同一年仍在创作
 
 1751狄德罗主编的世界上第一部《百科全书》出版
 
 1755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62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从英国率先开始
 
 《血之轮回》1792/《月下夜想曲》1797
 
 1792-1797,大革命时代的巴洛克
 
 终于到了伟大的《月下夜想曲》的时代。18世纪末欧洲的首要事件,是众所周知的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制的革命,也是之前启蒙思想的重要实践。并且随着后续拿破仑在整个欧洲的征战,传播到欧洲各地,变成整个时代的旋律。
 
 1792年《血轮》发生时,法国刚刚建立共和国。而5年后《月下》的1797,无论是国王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冷酷的革命者罗伯斯庇尔,还是贵族、各派政客、“嫌疑犯”,千万颗人头已然落地。而这巨大的代价,也换来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自由引导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欧仁·德拉克罗瓦,1830.代表法国大革命的画作莫过于此副 1792-1797年的贝尔蒙特家
 
 这个时期内欧洲第一次结成反法同盟,但地处东欧的特兰西瓦尼亚并未参与,政治局面尚为平静。这代贝家当主,里希特·贝尔蒙特,祖斯特之孙,从人设上看,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旅行者元素。加上与未婚妻安妮、安妮的妹妹玛利亚之间的生活交往细节,可以基本确定这代贝家,完全是生活稳定安逸的乡间小贵族了。
 
 这也许是贝家自始祖里昂抛弃骑士身份,投身吸血鬼猎人后,一步步重新走向被主流社会接纳的过程。只是无论如何,都没有达到里昂当初的地位吧。而不知是否较为安稳的生活所致,里希特居然被德古拉的手下控制,成为恶魔城的代城主。这对于世代作为德古拉天敌的贝家人,可以说是奇耻大辱,直接导致了里希特交出Vampire Killer之后隐退,从此贝尔蒙特家族对抗德古拉的历史即告完结(如果暂不把1999年为何时隔200年贝家人突然重现江湖、又为何从莫里斯家族取回VK等等一系列事件都语焉不详的尤里乌斯·贝尔蒙特计算在内的话)
 
 
 《月下夜想曲》中的里希特·贝尔蒙特 月下中有个有趣的细节,是在城中遭遇时,玛利亚问阿鲁卡多是否见过贝尔蒙特家的人。玛利亚脑海中的贝家人,是衣着体面、昂首挺胸的里希特,而阿鲁卡多脑海中的则是300多年前穿着毛皮甲、弯腰呈现谨慎应战姿态的拉尔夫。这300年来贝家人的生活状况的变迁,由此也可见一斑。
 
 
 《月下夜想曲》中玛利亚与阿鲁卡多关于贝尔蒙特家的人的对话 1792-1797年的恶魔城
 
 18世纪末,虽然经过大革命的洗礼,法国华丽的巴洛克和奢靡的洛可可风格有所消退,逐渐让位于更质朴、庄重的新古典主义艺术。但在中欧与东欧,仍然是巴洛克风格占据主导。
 
 巴洛克艺术,发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很快席卷欧洲。与仍然围绕宗教为主的文艺复兴艺术不同,它更加世俗化,打破理性的宁静与和谐,华丽、宏大、充满激情,炫耀着力量与动感。体现在建筑上,是追求豪华富丽的装饰,大量使用生动的雕塑和强烈的色彩,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月下》之城,是非常典型的巴洛克建筑。经典的藏书库馆场景,堪与作为巴洛克建筑之极的凡尔赛宫中著名的镜廊相媲美。各个传送点上的动态十足的浮雕,也是巴洛克风格的显著标志。而且月下每个传送点的浮雕均是不同的,这个在游戏制作上相当用心和不乏奢侈的作风,也是和不计成本、厌恶呆板的巴洛克精神十分相符。
 
 
 《月下夜想曲》经典的藏书库景 
 《在镜廊签署和平条约》(The Signing of Peace in the Hall of Mirrors),Versailles,William Orpen,1919 
 《月下夜想曲》有着精美浮雕的传送点 
 圣卡罗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正立面,大量使用雕塑装饰的巴洛克风格。意大利罗马,建成于1646 而作曲者山根美智留,是巴洛克音乐巨匠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铁粉,34首巴洛克风的曲子,与城中相应场景融合的天衣无缝,带给玩家的全方位的沉浸体验。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巴洛克音乐巨匠。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 某种意义上来讲,巴洛克艺术是一种奢侈炫富的艺术。而《月下》也是整个系列中预算最为充足,人员、工期都最为奢侈的一作,且是IGA、小岛文美、山根美智留御三家的首次合作。巴洛克城可谓此作最为适合的选择,果然将其打造的淋漓尽致,成为永恒的经典。
 
 年代大事记
 
 1781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9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巴黎市民起义,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吉伦特派当政,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血之轮回》
 
 1793国民工会处死路易十六;巴黎市民起义推翻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政,罗伯斯庇尔实行恐怖政策;第一次反法同盟成立
 
 1794法国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处死罗伯斯庇尔,成立督政府,废除雅各宾派的过激政策
 
 1797拿破仑·波拿巴任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7《月下夜想曲》
 
 1799第二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建立执政府,任第一执政
 
 1800拿破仑取得马伦哥会战的胜利,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
 
 1804拿破仑加冕称帝,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第一帝国
 
 1807第一部铁路列车在英国威尔第开通
 
 《被夺走的刻印》1897
 
 1897,“美好年代”哥特小说《德古拉》出版
 
 《被夺走的刻印》设定为《月下》之后100年,位于19世纪末的1897年。经过以惊人的高速发展的一百年,整个欧洲正沐浴在和平、安逸与文明的“美好时代”(BelleÉpoque)。科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艺术及生活方式等都日臻成熟,现代文明的光芒已经照遍了欧洲。在这个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的尾声,欧洲已经普遍拥有了地铁、汽车、电灯、电话、留声机、电影,无线电通信正在商用的路上。而六年后,承载着人类对翱翔天空之梦的首架飞机即将试飞成功。
 
 
 《卖花姑娘》(Marie de la Marchande des Fleures)路易斯·玛丽·德·施莱佛,1895.这位画家的很多作品都记录了“美好时代”巴黎街头宁静、富足、优雅的生活气息 艺术上,经过世纪初的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接下来浪漫主义风行,覆盖建筑、绘画和文学领域几十年之久,写实主义也在此时出现。之后由于照相术的发展,对绘画理念产生巨大的影响。诞生以莫奈、雷诺阿为首的追求视觉上的色彩效果的印象派,及更为大胆的后印象派。另一方面,大量艺术家和文学家,着眼的视角,从对客观世界、视觉层面的描摹,到回到心理性的、神性的、超验的体验,试图探究艺术和世界的真正本质,于是产生了象征主义运动,同时成为了下个世纪初期超现实主义的先导。
 
 世界上首部描写德古拉伯爵的文艺作品,爱尔兰浪漫主义小说家布莱姆·斯托克的小说《德古拉》,即于1897年出版。
 
 然而在世纪末,最轰轰烈烈的艺术潮流,莫过于“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1851年在伦敦召开的首次全球博览会,本为展示工业革命后的大英帝国空前的繁荣与强大而召开。但其展品大多为工业品,品味拙劣、呆板,却让全欧洲的艺术家大摇其头,视作艺术的堕落。于是在英国以诗人威廉·莫里斯为代表,发起了挽救工业化时代品味的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Crafts Movement),而后传播到整个欧洲,掀起进一步的“新艺术运动”。该运动在欧洲各国有着不同的名称和组织,其基本理念是以手工的个性与细腻,对抗工业化的粗劣丑陋;以自然风光的清新,反对虚伪造作的矫饰。而其并不拒斥新时代的技术,而是积极结合新材料的运用,是人类第一次真正让艺术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尝试。最能体现这个运动气质的,莫过于在国内被熟知的伟大捷克艺术家,阿尔方斯·慕夏(Alphonse Mucha)。
 
 
 阿尔方斯·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捷克画家,新艺术运动旗手 
 黄道十二宫(Zodic),杂志插页,阿尔方斯·慕夏,1898.时代风格的杰出体现 1897年的恶魔城
 
 这一次,应该是伯爵入睡,然后苏醒,发现世界变化最大的一次。虽然不过短短一百年,但伯爵惊呼,世界居然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一百年前,我的城还是华丽铺张的石材雕琢而成巴洛克建筑;这次,居然要开始抵制工业化的品位,重回手工的艺术价值了。工业化,工业化是什么?
 
 但即使如此,伯爵的新城,仍然对这个变化迅速的艺术风格做出了足够的回应。
 
 如前所述,19世纪末在建筑装饰上的最大特征,也是“新艺术”潮流。其体现着建筑装饰上,最大的特征就是对曲线的迷恋。这源自于对自然元素的推崇,而曲线而非直线才是属于自然的、属于旺盛生命的植物的线条。同时对新材料的应用,将很多现代纳入艺术设计的范畴之内。
 
 《刻印》的城,美术风格比起传统有着非常鲜明的变化。最典型的就是恶魔城入口的这个充满曲线感和金色调的大厅。曲线的地板,曲线透视的背景,以及曲线的首次出现的铁艺护栏,都体现着非常鲜明的新艺术特征。与作为新艺术建筑代表的霍塔公寓(Horta House)比较,风格可谓如出一辙。
 
 
 
 
 
 《被夺走的刻印》恶魔城入口新艺术风格的大厅 
 《霍塔公寓》(Horta House)维克托·霍塔,建筑设计作品,1898-1900。新艺术运动建筑代表作 而19世纪后期,在欧洲艺术上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对东方元素的迷恋。欧洲舰队到达中国和日本后,一方面对当地进行了殖民侵略,另一方面却也被神秘新奇的东方艺术所惊艳,不断的将一些艺术品和见闻带回欧洲,而这极大的震动了欧洲艺术界。当时的欧洲艺术界普遍以东方风尚,譬如文森特·梵高、保罗·高更等大师,都在风格非常明显的受到浮世绘的影响;同时在生活上,众多艺术家及艺术鉴赏者,也对东方之物趋之若鹜。克劳德·莫奈更是东方迷,让其妻子卡美伊穿戴全套日本装备作为模特《穿和服的卡美伊》,不仅最终成为一代名作,更在成画之时,即为正值潦倒窘困的莫奈卖得2千法郎的高价,当时欧洲艺术的欣赏取向也可见一斑。
 
 
 在《刻印》中,女主角夏诺雅,一袭融入了鲜明东方风格的打扮,这在系列中是首次,也是时代精神的回响吧。 
 《被夺走的刻印》满身东方元素的夏诺雅 年代大事记
 
 1837塞缪尔·莫尔斯发明电报机
 
 1839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发明实用照相术
 
 1851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伦敦召开
 
 1859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1863世界上首个地铁线路在伦敦开通
 
 1866维尔纳·冯·西门子发明自励直流发电机
 
 1869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发布元素周期表
 
 1870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
 
 1871德意志统一
 
 1876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发明电话
 
 1877汤玛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留声机
 
 1878汤玛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可商用的白炽灯泡
 
 1882汤玛斯·阿尔瓦·爱迪生创建第一个直流电电力传输系统
 
 1888路易斯·普林斯发明电影
 
 1891尼古拉·特斯拉改进交流发电机,即“特斯拉线圈”,从此交流电开始用于电器供电和传输
 
 1893尼古拉·特斯拉发明无线电通信
 
 1895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1895诺贝尔奖设立
 
 1897《被夺走的刻印》
 
 1900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量子力学诞生
 
 1903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1905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结语
 
 到此,笔者关于恶魔城近千年的时代回顾即告一段落。再之后一战背景的《血族》和二战背景的《废墟的肖像画》,已进入大家很熟悉的20世纪,时代建筑风格已经很现代化,在恶魔城的设计中很难去体现而不违和。而2035-2036年《晓月圆舞曲》和《苍月十字架》,反正距离现在也不过十数年之后,大可以真的到了,再去鉴赏也不算太迟。
 
 愿贝家安好。愿伯爵永存。
 
 参考文献
 
 
 wikipedia.org
 《加德纳艺术通史》[美]弗雷德·S·克雷纳,克里斯汀·J·马米亚.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
 《世界建筑艺术史》陈文捷.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欧洲传统建筑门饰装饰艺术》李欣,金凯,于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张石森,岳鑫主编.远方出版社.2006
 《新艺术运动》高兵强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d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世界文明史年表》.沈坚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来源:奶牛关
 原地址:https://cowlevel.net/article/192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