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58|回复: 0

从宋代建筑到场景原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572
发表于 2020-7-1 11: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讲之前,应该先了解下宋朝的时代背景,一个朝代的建筑特点,和这个朝代政治思想,经济水平都密不可分。

1.jpg

宋代历史篇

政权建立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抵御辽国之机,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所帅士兵都拥立他做新的皇上。正月初四,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逼使恭帝禅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这场兵变,创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个大王朝的奇迹”。

也正因如此,宋太祖十分后怕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为了压制手下的将领,宋朝伊始便展现出了重文轻武的国家风貌。


宋人哲学

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由周敦颐奠基后发展为我们所说的程朱理学,由于这种思想与国情,使宋代建筑不显张扬。

商业王朝

由于社会安定,中央放松了对经商的抑制,商人的地位伴随着财产的积累而上升。宋代建立在唐朝的市坊制基础上,打破了市坊的界限,出现了夜市,早市,商业更加便利宽泛出现商业都市,商业建筑。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古代的重农抑商在宋朝时期有所放松,所以商人地位有所提升。


营造法式

产生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之下,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官办建筑行业的管理,于绍圣四年(1097年)命李诫编修,李诫于元符三年(1100年)完成编修。

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建筑的设计标准、规范和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以防止贪污杜绝浪费问题。

《营造法式》的作用就是把建筑的各部分部件,做成标准化,相当于咱们现在做的模型开始要共用了。有些零件就得做成标准的,这样才能公用,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其实并不是加快了建筑的建造时间,而是让建筑的成本更加的透明化,一定程度上隔绝贪污腐败现象,其实就是为了反腐,宋朝时候大兴土木,啥都要盖,到处都贪,,据说是把国库都给快贪空了,所以为了杜绝这个问题,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其实还是挺有效果的。

2.jpg

坊巷制

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渐发达,宋代的城市正式取消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准许邻街设店。这使此后的都市面貌多样化,丰富了市民生活。可以从宋画《清明上河图》清楚地看到这些。

3.jpg

以前的里坊制就是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放的“市”内。而握有权利的统治者们则在城内最中心处。“里”和 “市” 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有吏卒和市令来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简单来讲就是内环为富人区,二环为平民区,三环为商业的市区,并且没有夜生活

而宋代则取消了这一制度,准许商业店铺和住房相邻的这种形式。

宋代以前,即便是以开放着称的唐朝,民宅也不准私起高楼,高大的只能是皇宫及皇亲贵族的府第,窥视他人私宅甚至会遭到重罚。而到了宋朝,里坊制度没落,坊市合一,临街勾栏瓦肆林立,商业繁荣——“环汴栽榆柳、起台榭,以为都会之壮”——高楼广厦,北宋汴梁更是“栋宇密接,略无容隙”,此时城内民营的酒楼甚至高得可以看到皇宫内部情况,这一现象不但说明这个时期的社会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同时也表明建筑技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宋代建筑篇


斗拱

斗拱的起源历史悠久,榫卯结构层层落起,为屋顶与柱子之间承重,同时向外出挑,将古建筑的出檐支撑的更加深远,在建筑气质中独树一帜。

4.jpg

“非壮丽无以重威”,斗拱独特的装饰性功能更是被统治阶级作为宫殿、坛庙等建筑的标准配置,百姓则不准随意使用。

5.jpg

宋朝时期的斗拱一改唐时期的硕大简练和只有柱头存在斗拱的做法。宋时期斗拱使用出挑,用斗拱的层数拉开各个建筑的等级。

6.jpg

7.jpg

明清朝代更迭时,紫禁城内部建筑大部焚毁殆尽。清廷重修太和殿时,竟已找不到足够巨大的木材,所以现存太和殿只有明奉天殿的三分之二。同时因受限于木材资源,大型的斗拱层已不适合搭建,其正立面的装饰性更大程度依靠檐下额枋彩画。再加上明以后制砖技术大量普及,所以这一时期建筑修建的都平整规矩,斗拱进一步缩小,通过宽大的檐下额枋中和失去斗拱层的屋顶所带来的沉重感。再加上统治阶级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要求,工匠逐步对梁架体系进行改革,斗拱逐渐不作为承托屋顶的关键结构,被制作的更加细小、仅作为建筑外部装饰使用,形成了如今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认识。

这种结果削弱了中国自古以来通过斗拱创造出来的空间造型美感,同时依赖平面图案进行装饰,不得不说是一种建筑技艺的退步,而在另一方面,这也是古代明清时期人们对建筑实用性的考量与妥协。

8.jpg


屋顶

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一个标志。

屋顶的形式主要分为:硬山、悬山、歇山、攒尖、庑殿五种。

还有扇面顶、万字顶、勾连搭顶、穹窿顶、盔顶、盝顶、十字脊顶等特殊的形式。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重檐两种。

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9.jpg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

第一位:重檐庑殿顶。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囤顶。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盔顶、盝顶。亭台楼阁

10.jpg

硬山顶:是汉族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常用于中国汉族民间居住建筑中。位于屋顶等级最低端。

11.jpg

歇山顶: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宋朝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顶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歇山顶分单檐重檐两种

12.jpg

庑殿顶: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

从外观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凹曲屋面的造型飘逸舒展,犹如大鹏展翅,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飞动之美。凹曲屋面形如“人”字,它又与古代天地人学说相吻合,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符合“天人合一”学说。

13.jpg

攒尖顶: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和塔等建筑。宋朝时称“撮尖”,清朝时称“攒尖”,是古代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日语称宝形造。分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

14.jpg

盔顶:屋顶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

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在这一点上,盔顶和攒尖顶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凹,断面如弓,呈头盔状。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

使用盔顶造型的现象在中国古建筑中实不多见,现存最大的最出名的盔顶建筑,要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

15.jpg

十字脊顶:由两个屋顶九十度垂直相交而成,可以是悬山式,也可以是歇山式。故又称“四面歇山顶”。

十字脊顶建筑典型代表有北京角楼、阅江楼、光岳楼、金陵大学钟楼(今南京大学北大楼)、南京农业大学教学楼等。


材料

建筑用材方面。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到了宋朝,木结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且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完整的体系。宋朝开始,木结构达到顶峰后,建筑开始引入砖石材料,明清两朝更是大量使用砖石材料。因砖石材料的耐久性,导致建筑出檐,可以从保护泥土墙体的重任中“解脱”。民间建筑出檐越来越小。山墙也开始出现,回廊的运用在民间更是逐步消失。

以前的墙体大部分都是泥土做的,这玩意虽然好用,好做,但是就怕雨,雨一旦渗进去就有把泥土泡软,坍塌的可能性,所以之前为了避雨都尽量把建筑的出檐做的非常大。这样可以让雨水顺着房顶啊流到外面去,进而保护了墙体。

16.jpg

17.jpg

这时的砖石建筑主要是佛塔和桥梁。浙江杭州灵隐寺塔、河南开封繁塔及河北赵县的永通桥等均是宋代砖石建筑的典范。

18.jpg

19.jpg

宋朝建筑的特点还喜欢跳出建筑本身,趋向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景观园林方面的多重融合。特别注重意境的营造,比如对太湖景观石,“瘦、漏、透、皱”的追求。比如园林方面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

空间组合                 

宋时期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寻求建筑单体复杂的空间组合。

20.jpg

21.jpg

为了追求单体建筑的华美富丽,开始在原建筑前后再接建小房子,被称为抱厦,俗称“龟头屋”。屋顶十字相交的则被称为“十字脊”。

22.jpg

宋文明传到古日本时,组合屋顶逐渐演化成如今的天守阁上的各种装饰部件——“破风”。

23.jpg

建筑空间与屋顶,廊,桥,平座栏杆的组合,与我们现在设计过程中对单一建筑模块的解构是相似的。


民宅

宋代建筑挑檐,不似汉唐的沉实稳重,而是翘立飞扬,极富艺术感,而且相当柔美细腻、轻灵秀逸。

北宋之汴梁、南宋之临安,都形成了官民杂处、商民相间的住宅格局,外城更按商业自然发展而形成了街道,古制的里坊为此瓦解而商业街、夜市出现并兴盛,也就使建筑变得灵活、顺势并富于享乐的世俗意味。

24.jpg

这里的宅主要是指规模较小的普通民宅。城市中的一般市民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他们虽然也做成合院多进的住宅形式,但房屋一般较简陋,梁、柱、枋、桁等构件加工简陋。小型住宅多使用长方形平面,梁架、栏杆、栅格、悬鱼惹草等有着朴素的形体。

25.jpg

26.jpg

园林

大量的人工理水,叠造假山,再构筑园林建筑成为宋代造园活动的重要特点

宋代的园林可分为四大类别,供帝王休息享乐的皇家园林与宗室外戚、高官富商所拥有的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陵寝园林。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园林都有自己要表现的内容与主旨,配以假山、人造池、廊、亭、堂、榭、阁、花木与动物。

园林建筑的造型到了宋代,建筑各部分用预先制好的构件成品,采用安装的方法,这在宋代是了不起的成就,形成了木构建筑的顶峰时期。这使专门造假山的“山匠”这一职业得到了发展。

比起舒适美观的建筑,中国古人的理想住宅往往更加注重周遭环境的适宜,即为“相地”。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叠山理水,置石植木,所要营造的是对自然山野意趣的概括与凝练,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比如大规模的以太湖石垒土叠石为大景观者,是宋徽宗的艮岳。

27.jpg

江南三大名石之一,传为宋代艮岳花石纲遗物,孔多如蜂巢,置一香炉于石底,则百孔生烟。

28.jpg
研山铭 /宋/米芾

研山石原为南唐后主李煜旧物,“石痴”米芾获得后,抱眠三日,狂喜之极,作传世研山铭。只有巴掌大小的研山石,奇峰耸峙,变幻莫测,宋徽宗也为之折服,差点为米芾招来杀身之祸。

宋朝开始因为建筑工艺的大跨步增长,所以开始有了园林布局的考究,由以前的单体建筑开始转变为群体布局。


作者:孙明玉  
来源:像素种子君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o86MwqALWhzKQkta2FJB7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4-10-4 1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