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62|回复: 0

游戏心理学研究:游戏中人设的重要性及解说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3767
发表于 2024-6-4 15: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戏中人设的重要性,在于给玩家提供“体验”。

游戏的画面、人设与建模,是可以激发玩家的各种情感体验的。而根据MDA模型理论的原理,游戏主要由“机制”(Mechanics)、“动态”(Dynamics)、“美学”(Aesthetics,也被称为“情感”或者“体验”)三部分组成。其中,画面、建模与人设,就属于美学层的设计。

简言之,人设可激发的各种情感体验。

其一,是性感。

例如,《最终幻想7:重制版》《尼尔:机械纪元》《女神异闻录5》《破晓传说》中的爱丽丝、蒂法、2B小姐姐、高卷杏、希侬,以及《圣女战旗》中的丝袜、大长腿、长靴、胸部的美型性感设计,以此凸显女性“性别特征”的女性人设均为典型。

微信图片_20240604150412.png
《最终幻想7:重制版》:男性玩家很难不对绝美的爱丽丝心生爱慕之心

微信图片_20240604150418.png
《尼尔:机械纪元》:2B小姐姐的眼睛被遮眼布所遮住

微信图片_20240604150420.jpg
《破晓传说》:极为美型帅气时尚的人设是游戏的最大亮点

微信图片_20240604150421.jpg
《圣女战旗》:凸显女性性别特征是赋予“性感”体验的关键

具体可以看我下面这篇总结的文章:

2B小姐姐的人设究竟优秀在哪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938623/answer/3329869582

其二,是可爱感。

具有娃娃脸特征的人,则会产生可爱感与治愈感的特征而让人心生保护欲。例如,《愤怒的小鸟》中的各类小鸟、《剑灵OL》中的灵族、《英雄联盟》中的约德尔人、《原神》中的派蒙、可莉等均属典型。

反面案例则要属《尚气》《雄狮少年》等影片。这些电影通过审丑文化,刻意创造出了一些不符合大众审美观的故事主人公形象。特别是其中的“眯眯眼”“高级脸”等造型,因不是大眼睛等娃娃脸特征,从而因不符合大众审美而招致众多观众反感,更因迎合了欧美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和种族歧视行为,而陷入了辱华风波之中。

其中,《雄狮少年》虽有观众认为其剧情上佳,但仍因人设问题而票房不佳。而这正说明前期宣传和主要角色设计,是吸引受众关注的关键因素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604150423.jpg
《原神》:可爱的派蒙

微信图片_20240604150424.png
《愤怒的小鸟》:具有娃娃脸特征与拟人化设计的小鸟们

微信图片_20240604150425.jpg
《原神》:小孩子与娃娃脸造型的迪奥娜

具体可以看看我下面这篇总结:

游戏心理学研究:娃娃脸效应
https://zhuanlan.zhihu.com/p/613463041

而除了以上几种情感外,笔者自己总结得出,可激发的情感则包括至少30种以上。并且,需要与大量基于心理学的设计理论结合。这些方面包括:

  • “性感”“帅气感”(基于性心理学、爱情三角理论)
  • “时尚感”(基于社会时尚理论)
  • “力量感”(基于本能理论)
  • “可爱感”“治愈感”(基于娃娃脸效应、本能理论)
  • “优越感”(基于追求优越性理论)
  • “怀旧感”(基于多看效应)
  • “神秘感”(基于空白效应)
  • “期盼感”(基于期望效应)
  • “缺憾感”(基于出丑效应)
  • “集体感”(基于群体动力理论)
  • “怜悯感”(基于移情效应)
  • “美感”(基于黄金分割定律、色彩心理学)
  • “共鸣感”(基于同体效应、情感反射理论)
  • “色彩感”(色彩心理学)
  • “权威感”(基于权威效应)
  • “年代感”(基于图式理论)
  • “仪式感”(基于社会仪式理论)
  • “角色扮演感”(基于角色效应、群体动力理论)
  • “代入感”“真实感”(基于代入感理论)
  • “阶级性”“民族性”“文化性”“宗教性”“性别性”(基于社会阶层理论、标签效应、文化要素、人口要素、文化维度理论)


……等等,诸多情感体验。笔者自己总结得出的,就至少有30种以上可激发出的情感。

当然这里就不长篇大论了。如果细细展开,随便一种情感的激发与设计,就得至少几千或者上万字。例如,上面那篇“2B小姐姐的人设究竟优秀在哪里”的分析,我就写了近4000字。而且这3-4千字,还是简略版。我字数是砍了再砍的。

我自己目前正在撰写的《游戏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有关“性心理学”的内容,就有175页,超过10万字的内容。就这一篇内容,我就足够直接出一本书了。

如果全部拿出来,知乎或者微信公众号回答/文章的字数上限,甚至都是不够的。微信公众号就限定最多5万字。

目前忙着改书,等哪天有空搞个简略版,简单介绍下通过人设,可激发出的这30多种情感。敬请期待。

PS:笔者撰写的《游戏设计心理学》系列丛书,已在摩点网众筹。目前处于“创意”阶段,需要2500个“看好”,才能联系出版社并正式众筹,并在未来出版发售。感兴趣的读者可前往支持。谢谢。

详情说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0318084
众筹地址:
m.modian.com/idea/3967
丛书视频版目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c411S7WN/?spm_id_from=333.999.0.0

文/猫不凡
来源:蓝色疯狂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4-6-18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