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日本在电子游戏创新领域都处于前沿地位,孕育出了《精灵宝可梦》《最终幻想》,甚至《塞尔达传说》等文化现象级作品。毫不意外,日本在手机游戏领域也延续了这一创新势头,开创了全新的盈利方式,并将其与引人入胜的玩法机制相结合,打造出了众多杰出的新游戏——《火焰纹章:英雄》《宝可梦睡眠》《智龙迷城》等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便是最好的例证。
日本手机游戏市场拥有超过 7000 万玩家,每年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对于渴望分得一杯羹的外国游戏开发者来说,这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然而,游戏创作者若想抓住这些机遇,就必须深入了解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玩家的游戏动机和喜好。
例如,动漫和漫画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儿童和成年人的喜爱。因此,许多日本游戏都带有动漫风格,从角色原型到艺术风格均是如此。此外,日本手机游戏市场还有一些独特的游戏类型尚未在其他国家流行开来,比如偶像养成类游戏,而且许多游戏采用的盈利策略中,对抽卡机制的运用更为频繁。
接下来,我们将更详细地探讨日本手机游戏市场,分析其最热门的游戏类型,并讨论最主要的盈利策略。
翻译:豆包
校对:大白马
日本最热门的手机游戏类型 角色扮演游戏(RPG)
日本手机游戏市场涵盖多种类型,但角色扮演游戏占据主导地位。
截至 2024 年 7 月,日本收入排名前 100 的游戏中,有 38 款可归类为角色扮演游戏。相比之下,美国收入排名前 100 的游戏中,只有 11 款是角色扮演游戏。
日本一些最受欢迎的手机角色扮演游戏包括:
- 《怪物弹珠》:一款基于物理原理的 RPG 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像打台球一样弹射角色。
- 《崩坏:星穹铁道》:由《原神》的开发商打造,是一款回合制 RPG 游戏,设定在广阔的科幻世界中。
- 《智龙迷城》:一款融合了三消玩法的益智 RPG 游戏。
- 《胜利女神:妮姬》:一款动作 RPG 游戏,将激烈的第三人称射击玩法与收集、管理妮姬(人造人)角色相结合。
- 《蘑菇传说》:一款放置类 RPG 游戏,玩家跟随一位勇敢的蘑菇战士展开打怪冒险之旅。
角色扮演游戏在日本如此受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手机游戏兴起之前,这一游戏类型在日本玩家中就已经非常火爆,因为一些全球知名的电子游戏 IP,如《勇者斗恶龙》《最终幻想》,最初都是以角色扮演游戏的形式诞生于日本。
同样,有人认为大多数角色扮演游戏的典型结构和风格与动漫有很多相似之处:玩家在奇幻世界中开启冒险之旅,结识个性鲜明的角色,并在进行史诗般的任务以击败反派、拯救世界的过程中学习新技能。
无论角色扮演游戏在东方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都不可否认这一类型游戏的盈利能力。从装备升级到新角色获取,再到更多的外观装饰选项,角色扮演游戏为游戏内盈利提供了大量机会。此外,角色扮演游戏通常还为玩家提供丰富的游戏深度,包括可探索的世界、冗长的任务线和复杂的战斗选项,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玩家的长期参与度。
《宝可梦 GO》及其他基于地理位置的游戏
由于 2016 年《宝可梦 GO》在全球爆火,大多数玩家对基于地理位置的游戏都有一定的了解。
从那以后,许多类似《宝可梦 GO》的竞品纷纷推出,大多围绕着探索现实世界、推进游戏进程的循环机制进行迭代。然而在西方,很少有游戏能达到《宝可梦 GO》那样的开创性影响力,《宝可梦 GO》至今累计收入已超过 80 亿美元。在日本,有几款基于地理位置的游戏经常跻身收入前 200 名,其中许多游戏为这一类型增添了独特的元素。
例如,《勇者斗恶龙:Walk》加入了Square Enix热门 JRPG 系列的元素,玩家在到达检查点时会融入回合制机制。《信长之野望:新生》则采用了更具策略性的玩法,运用了 4X 策略元素,而《车站回忆》要求玩家访问火车站来收集以火车为原型的 “女孩” 角色。还有《怪物猎人:Now》,它在《宝可梦 GO》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动作元素,以及《皮克敏: Bloom》,这是一款更适合休闲玩家的轻松游戏。
基于地理位置的游戏在日本受欢迎,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日本,大多数人乘坐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通勤,而基于地理位置的游戏是打发通勤时间的绝佳方式。相比之下,在美国,许多人拥有私家车,这意味着他们自然拿出手机玩游戏的机会较少。
写实和街机风格的体育游戏
另一种在日本受众中受欢迎的游戏类型是体育游戏,科乐美(Konami)的《实况足球 2024》和《职业棒球之魂》等重磅游戏引领着这一领域。日本还有许多受欢迎的手机体育游戏,采用了非写实的体育玩法,其中许多直接改编自奇幻绚丽的动漫系列,如《足球小将》《网球王子》和《排球少年!》。
然而,到目前为止,日本最热门的体育游戏是《赛马娘》,这是一个多媒体系列,包括手机游戏、动漫和漫画产品。在游戏中,玩家招募赛马娘,监督她们的训练计划,参加比赛,并观看故事发展。在 2021 年至 2022 年期间,《赛马娘》一直是日本收入最高的游戏,至今仍稳居收入排行榜第 15 名左右。
偶像养成与节奏游戏
除了属于体育游戏类型,《赛马娘》也属于日本流行的偶像养成游戏子类型。这些 “偶像养成” 游戏专注于培养各类真实或虚构的名人,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偶像管理类,《赛马娘》就属于这一类。虽然游戏中的赛马娘更像是运动员,而非普通偶像,但她们也会在华丽的舞台音乐会上表演。此外,就像许多其他偶像养成游戏一样,玩家通过游戏内的训练计划监督角色的成长,并在游戏进程中解锁互动故事元素。
另一类主要的偶像养成游戏融入了节奏游戏的元素,玩家可以在享受音乐玩法的同时,体验成为自己喜爱的偶像粉丝的乐趣。通常,这些游戏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偶像(例如《樱坂 46・日向坂 46 UNI’S ON AIR》或《乃木坂 46 节奏音乐节》),也会使用这些艺人的真实音乐。其他游戏,如《世界计划 缤纷舞台 feat. 初音未来》,则以原创音乐打造完全虚构的偶像角色。
《赛马娘》也有赛后音乐会环节,因此可以说它是两类偶像养成游戏的交叉产物,这或许可以解释它为何能长期保持受欢迎的态势。
节奏游戏在日本市场通常比在西方市场更受欢迎,这可能源于日本对电子游戏街机的喜爱,像《跳舞机革命》这样的游戏在街机领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音乐 / 乐队类游戏收入排名前五的游戏均来自日本,世嘉的《世界计划 缤纷舞台 feat. 初音未来》是收入最高的游戏(也是世嘉最成功的手机游戏)。
将偶像文化的流行与游戏相结合,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偶像大师 灰姑娘女孩 星光舞台!》等游戏最近的成功便是证明。这款游戏以学校为背景,专注于偶像管理,还有迷人的音乐会环节。它在日本收入排行榜上一路攀升至前十,并多次登顶榜首。
日本游戏的盈利方式
日本手机游戏市场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它拥有全球最高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s)之一,玩家在游戏上的花费通常比其他地方的玩家要多得多。这种高盈利水平意味着,即使是小众游戏类型也可能盈利,因为开发者无需庞大的玩家群体就能获得成功,凭借一小部分高度忠诚、愿意为自己喜欢的游戏投入大量资金的玩家,就足以支撑游戏的发展。
在日本,最主要的盈利机制是抽卡。根据 GameRefinery 的数据,日本收入排名前 20% 的手机游戏中,超过 90% 都设有带有抽卡机制或商品刷新功能的商店,这一比例比美国高出约 20%。
虽然抽卡机制在全球许多手机游戏中都有应用,但它最早起源于日本(第一款抽卡游戏据信是卡牌对战游戏《龙之收藏》)。据推测,它的灵感来自于扭蛋机,这种玩具自动售货机里装满了装有随机奖品的胶囊球。扭蛋在日本非常受欢迎,2023 财年,胶囊玩具市场的销售额约为 720 亿日元,因此电子游戏中的抽卡机制如此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于抽卡的游戏设计
关于抽卡,需要记住的是,这种盈利机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定能够吸引玩家的奖励。日本在应对这一挑战方面非常有效,他们将抽卡机制融入到核心玩法中。
例如,看看日本一些最受欢迎的手机角色扮演游戏,你会发现它们大多依赖抽卡来收集角色:
- 在《崩坏:星穹铁道》中,玩家通过抽卡收集的角色用于组建回合制战斗队伍。
- 同样,《智龙迷城》有超过 1000 个角色可供玩家收集,每个角色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化,为策略玩法提供了几乎无穷无尽的选择。
- 一些游戏,如《胜利女神:妮姬》,构建了玩家与抽卡获得的角色建立关系的系统。
由于这些奖励对游戏玩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与掉落皮肤、服装或其他纯粹装饰性物品的抽卡相比,玩家会觉得为这种抽卡投入更有价值。
日本游戏在为抽卡机制增添华丽动画效果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以《钢之炼金术师 手游版》为例,这款游戏的主要抽卡界面设计成了一部老式旋转拨号电话。玩家通过在电话上输入三个数字来 “抽卡”,随后电话会呼叫一辆火车。火车到达后,玩家解锁的角色就会从车上走下来。《龙珠传奇》也有一个夸张的抽卡动画序列,悟空与敌人战斗,并用 “龟派气功” 把反派轰到外太空。
这些动画对抽卡掉落率没有任何影响,但增加的互动性和表演性,让抽卡过程比大多数西方游戏更具仪式感,西方游戏的抽卡通常只是简单地打开宝箱或点击按钮。
文/大白马
来源:千猴马的游戏设计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