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B站首爆了一款全新非对称策略卡牌《三国:百将牌》(以下简称为《百将牌》)。
有趣的是,在首曝PV的评论区中,作为同一IP下的“老大哥”《三国:谋定天下》(下面简称《三谋》)第一时间送来了祝福。
据GameRes了解,《百将牌》正是B站发行团队继投资《三谋》后立项的第二款三国游戏,同时,这也是他们在品类年轻化战略下的第二次尝试。
说是尝试,但B站发行团队显然是有备而来,与常规游戏的发行节奏不同,《百将牌》充分体现了“速度”二字,在上个月他们刚拿下版号,这个月首曝,预计在下个月进行首测......
这也不免让人好奇,如此“自信”的发行节奏,并且选择了算得上玩法“花样百出”的策略卡牌赛道,《百将牌》还能做出什么创新?
“国民规则+武将技能”的创新卡牌
从首曝PV中可以看出,《百将牌》的玩法规则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它参考了经典牌类的玩法规则,结合三国武将技能,在底层上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对局,将对局的博弈从牌的维度延伸到了武将技能。
具体来说,《百将牌》的武将技能涵盖了支援、干扰、弃牌、印牌、牌权控制、过牌、反击、特殊功能等多种定位。以姜维的技能效果为例,姜维在选择不压牌的情况下,可以弃置手上最小的一张牌,直到弃置到只剩1张后,牌的点数会随机变大,变成大王后的下一变牌会转变成4个3。
在弃牌的技能特性下,姜维的出牌思路明显不同于过往,常规的出牌思路在于牌型之间的博弈,守将方(地主)要确保将牌权控制在手上,从而稳稳压制攻方(农民),而姜维则更侧重于将手牌尽快消耗,力求以最快速度触发技能效果,不必执着于是否拥有出牌权以及手上的牌是否完整。
类似于这种弃牌技能还有很多,例如赵云在压牌和被压时,可以选择单牌或对子弃置,最多可以弃置7张牌(开局会得到一张万能牌,万能牌在最后一手牌可以使用,弃置7张牌后提前解锁万能牌的使用权)。
实战中,在各类技能效果的组合对抗中,武将之间会产生丰富的化学反应。比如说鲁肃在无牌可压时,能够给全部人补牌,有效克制了以弃牌为核心玩法的武将,也限制了手牌数量较少的对手;再比如说刘备和诸葛亮的技能有着很强的连携效果,刘备能够协助诸葛亮拥有足够多大于K的牌转化为炸弹。
论权重之分,武将技能重要性整体要在手牌之上,合理使用技能后能够有效改变局势。在武将技能的影响下,即便是守将方开局拿到天牌,也不一定能够笑到最后;同理,攻方开局拿到牌型较差的手牌,也能通过技能干扰和配合反转局势。《百将牌》正是以这种方式打破传统牌类游戏的固定性,让技能为牌局增加更多可操性,不再是单纯依靠初始牌的好与坏来决定胜局。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诸多补牌技能下,局中单张牌的数量有机会突破4张(即会出现5炸、6炸等炸弹牌型),并且能够压制王炸,这也意味着王炸并非牌面最大的牌型,不一定能够拿到最后一手出牌权。在这套颠覆式的底层玩法逻辑下,说《百将牌》是棋牌游戏并不准确,其定位要更像小丑牌、三国杀这类侧重于策略竞技的创新卡牌。
玩法层面上,目前《百将牌》的玩法主要是三人场、五人场、排位场,在我看来,这三个场次分别对应着三种不同属性的玩家群体。
三人场平均单局时长不过3分钟,是快节奏的短时博弈,这意味着玩家的正反馈循环来得更快,情绪体验更密集,“即开即玩,即玩即走”的特性铸就了极低的决策成本,容易吸引到轻度休闲的玩家群体。
几乎是1-2分钟一把
五人场则是通过人数、身份的增加进一步将局中的策略博弈放大,其定位会更偏向喜欢策略卡牌的玩家群体。具体来说,五人场加入了明暗身份机制,开局系统会选定守将牌(明暗守将同时拥有这张牌),暗守将在打出身份牌时会暴露身份,玩家也可通过观察其他人的出牌逻辑来推断其身份。
排位玩法「三国风云」锚定了喜欢竞技的玩家群体,玩家可选择3名英雄征战,当征战达到9胜或者3名英雄全部阵亡时结算天梯分,以赛季制的形式带来分数竞技快感。
当然,这还只是首曝PV展现出来的玩法,个人认为,在“武将技能+卡牌”的底层玩法规则下,《百将牌》的玩法延伸性和可塑性显然要更强,在长线中必然还有更多融合创新的玩法形式,能吸引到的玩家群体也更广泛。
3分钟一局,爽感最大化
了解完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后,你或许能够感知到:游戏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核心玩法的趣味性一点也没少,反倒是国民牌类规则在和一眼就能看懂的技能耦合后,带来了别样的策略体验,《百将牌》确实做到了“既简单又复杂”的程度。
GameRes在此前参加过游戏的水下测试,毫不夸张地说,在上手第二把的时候,我基本就已经把游戏的玩法规则给摸透了,除了开局需要仔细看一下没见过的武将技能外,其它操作几乎可以说是零门槛上手。
《百将牌》能将门槛拉低到这种程度,说实话在市面上的策略卡牌中难得一见,但让我更讶异的是局中的策略深度和爽感。以我自身体验为例,在拿到公孙瓒的时候,我的初始牌面其实并不整齐,但当我用的卢将对子补充到三张,并用技能切换成大象,手牌就被彻底盘活了,已经完全能打。
大象后面给我又补了个6的炸弹
可以说,公孙瓒的技能让我切实地感受到了操作对局势的深远影响,但局中的策略性还不止于此,。在面对下家甘宁的技能(压牌可以弃置对方最小牌并选择获得)时,我还是受到了不小限制,需要考虑到被拆牌的情况,因此在最后两手牌的时候,我必须先打炸弹,防止被压制拆牌,类似这种操作时常让我原本稳操胜券的局势多了一份被翻盘的可能性,要考量得更多。
如果先出J,我会被甘宁拆掉1个6
而到了五人场,考量的维度还多了一个身份。除了暗守将之外,其他身份的视角其实并不透明,玩家需要通过观察局势分析谁是队友,从而配合出牌,而暗守将牌好的时候也可选择保留身份牌,做出假装成攻方实现偷跑的操作。
同时,人数的增多也为玩家带来了更多打法上的选择,一些侧重团队型和蓄爆型的武将在五人场有着不错的发挥。比如说董卓(不出时摸一张牌,压牌时弃一张牌),在三人场受到对手快速过牌的限制,技能自带的蓄爆能力很难发挥出效果,但在五人场过牌较慢的情况下,董卓倒是有着不错的表现,往往能够前期进行蓄爆,在残局中控住牌权完成翻盘。
一直不出牌,蓄了5个A和5个10
得益于技能特性下的打法和策略博弈,《百将牌》各个玩法模式的局中趣味性和可玩性更足,在几十位武将的排列组合下,单局的体验差异度变得更大,无论是多元变牌机制带来的无限可能性,还是各种出其不意的操作实现绝地翻盘,都让游戏往更爽、更刺激的趋势发展,而3-5分钟一局的对局时长也进一步放大了爽感。
论B站在三国IP游戏的野心
回到开头提到的“《百将牌》是B站发行团队继投资《三谋》后第二款立项的项目”,结合上游戏轻策略+休闲快节奏的定位,我想B站游戏在三国IP上的布局相当清晰。
《三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其核心用户群体为垂直的SLG玩家+重度三国爱好者,用户忠诚度高且留存周期长,而《百将牌》的受众则是为更下沉的泛用户群体,二者看似用户圈层区分明显,但实则内里却又存在密切关联。
在同一IP下,《百将牌》对于《三谋》玩家而言不存在任何门槛,完全可以成为玩家在长草期或者闲暇时间的副游;从另一种角度看,《百将牌》其实也在通过轻度策略的玩法培养玩家,在同一IP矩阵中,《百将牌》有望将泛用户转化为《三谋》的核心用户,在长线中不断反哺《三谋》,为后者带去更多的目标用户,进而扩大用户基盘,在产品层面上形成“核心+泛用户”、“重度+轻度”的双线互补。
那么紧接着问题来了,市面上深耕三国赛道的厂商并不少,为什么是B站率先做了这件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有必要聊聊B站平台的三国文化生态。在近些年二创、玩梗、弹幕文化等年轻化的趋势下,B站的三国名场面频出,如“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吾有一计,可使汉室幽而复明”、“吾剑未尝不利”等切片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积累了一批喜欢三国文化、对三国IP感兴趣的潜在用户。
超千万播放量的三国二创视频并不在少数
可以说,B站有着成熟的平台优势、内容优势和创作者优势,在平台深厚的三国内容势能下构建平台-游戏的链路并不困难,这点在此前《三谋》的发行过程中经过了长时间的充分验证,B站发行团队借由平台独有的社区生态和内容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游戏发行能力。
由此,《三谋》在去年6月上线后几度爆火出圈,推动B站游戏业务增长,B站CEO陈睿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三谋》目前的活跃用户数、留存和流水的数据名列行业前列,长线运营目标至少是五年;也由此,在以“品类年轻化”的战略思维做成《三谋》后,B站发行团队又锚定了面向泛用户群体的休闲轻策略卡牌品类。
个人认为,《百将牌》作为B站的第二款三国游戏,承载的不仅是和《三谋》形成双线互补的使命,它更体现了B站游戏在产品矩阵上的深入思考,是其构建多元品类发行能力的重要一环。
就目前而言,社区平台上已经有不少被玩法和武将特色技能吸引的玩家,《百将牌》算是平稳走出了第一步,至于说后续更多的玩法验证、行业定位以及对B站游戏的影响,可能得留到10月首测后再继续讨论。但无论如何,《百将牌》已经在行业中展现出了值得期待的一面,我想,这也或许会是B站游戏的一个全新里程碑。
文/朝闻道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t0dlIZU_IW-ck-Mfvk409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