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对于网页游戏来说,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用户增长速度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一月份举行的2012游戏产业年会上,来自版工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出版物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规模已达到81.1亿元,同比增长46.4%;页游用户数则达到2.71亿人,同比增长率33.4%。
不过,优秀的发展数据并不意味着页游企业就没有任何隐忧,在整个页游市场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的用户流失率也同样表现“出色”。
中国页游用户高流失率致高营销成本
据《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黏着度及游戏寿命调查报告》显示,42.9%的用户在1个月之内即会放弃一款网页游戏,26.5%的用户会在3个月内离开一款网页游戏。换句话说,一款网页游戏在三个月内流失的用户高约70%。产业规模发展速度惊人,但单款产品的用户流失率却居高不下。
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数据
“页游流失率要比端游高很多,一般次日留存率能做到20%就相当不错”。曾有厂商内部人士透漏,因为用户的快进快出,页游运营方需要持续的营销投入以拉入新用户,这决定了营销成本是首要支出。“现在涨的厉害,前年一个新用户成本只要1~2块,今年要4~5块,明年可能要6~8块”,他如是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影响已经成为中国页游产业的命门,一些行业痼疾如急功近利、高度同质、低俗营销、售后服务缺失等,都是因为过高的用户流失率所导致。由于用户黏性的严重不足,导致营销成本大幅上涨,各大页游厂商也开始思考“页游如何改善高流失率”这个问题。
服务与质量成留住用户关键
面对用户流失严重的问题,许多网页游戏厂商都已经意识到其严重性,并试图利用一些手段破解这一行业痼疾。
目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不断推出新游戏以及开新服。不断推出新游戏来拉拢玩家,给玩家新的内容,新的体验,鼓励玩家放弃现有游戏,开始新的冒险,自然也会带来新的消费;或者是一边关闭成熟服务器,一边又不断开放新的服务器,打破玩家之间已形成的平衡局面,刺激玩家从头再来。但这两种模式均建立在透支玩家对游戏或者厂商的信心基础之上,长远来看,只会对页游产业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贪图一时营收而采用这种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
高速增长的中国页游开服数
针对页游如何改善高流失率的问题,在2012年Chinajoy的高峰论坛上,37wanCEO李逸飞曾提出,页游平台应从过去的广度策略转向深度,即不要再一味追求数量,试图广种薄收,而要注重现有用户群体的精耕细作。他认为,运营服务质量,未来会是留住玩家的主要因素。
微信有望成为破冰之锥
在2012年Chinajoy的高峰论坛上,37wanCEO李逸飞曾举例说,37wan拥有300多名客服人员,覆盖线上、电话、论坛、邮箱、VIP等多种方式,受过培训的客服人员会记下玩家对游戏的种种建议反馈,并做好与开发商更新改进的“沟通桥梁”工作。然而,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门槛,用户既不能即时快速地解决问题,厂商也无法将最新的资讯内容及时地传达给用户。
而微信平台的出现,则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作为新的移动端社交工具,微信目前已经拥有3亿用户,基本覆盖了国内所有智能手机用户。而在一个好的微信公众平台上,用户通过微信可与自己熟悉的品牌进行一对一的即时沟通,品牌也可以将最新的资讯和活动信息及时、精准地推送到自己的核心用户群,实现双方互利。
厂商微信公众账号里的即时互动
据此前媒体报道,37wan平台的的官方微信粉丝已经超过5万人,而在1个月内,预期粉丝人数将超过10万。关注自己平台的公众号粉丝,通过公众号每日的小笑话、小活动与粉丝进行互动沟通,可以培养出亲密的用户感情,并以此来增加用户对游戏、对平台的黏性。目前,建立微信公众帐号,转化游戏用户,已经成为游戏厂商、平台在重点开展的用户服务及品牌建设业务。
我们可以预见,虽然中国页游产业目前依然保持着傲人的发展速度,但是随着市场和用户的日趋饱和,高用户流失率所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当前的市场态势表明,运营方向从广度向深度转换,通过最新的互联网沟通工具,进行更直接、更精准的用户服务和品牌推送,会是一项正确的选择。
来源:腾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