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41|回复: 1

移动游戏:高量级增长背后的劣质发展

[复制链接]

7867

主题

790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58
发表于 2013-4-9 11: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据调查显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另有IDC预测,到2013年底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数将超过5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市场,各领域企业无不趋之若鹜。游戏作为变现力最强的行业,已经成为移动设备上数量最多的应用类型。然则实际发展却是“钱”途未卜。

高量级增长背后的劣质发展

Flurry Analytics称,今年1月,美国共有2.22亿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处于活跃状态,而中国的活跃设备数量为2.21亿部。它估计到2月份结束的时候,中国的活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总数将达到2.46亿部,高于美国的2.3亿部。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

Canalys: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13年继续保持增长,其规模几乎是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两倍。报告中还指出,2013年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8.37亿台,较上年增长22.5%。

CNNIC:2012年,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的用户规模数为1.39亿,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为33.2%,比2011年增长了3.0个百分点。

在苹果的应用商店中,游戏占所有应用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安卓市场亦如此。

这组数据让我们对未来移动游戏的巨大市场空间和商业价值充满期许。诸多老牌端游、页游厂商,如巨人、盛大、畅游、完美等也纷纷不同程度的表示出对移动游戏方面的重视。

与此相对,另一组数据却让人不禁对该领域心生忧虑。

用户付费习惯——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手机游戏用户中仅有27.6%有过游戏付费行为,高达72.4%的手机游戏用户未曾付过费。应该说中国用户对于手机游戏的付费习惯还未形成。此外,23.4%的用户认为手机游戏收费高。而同质化下,游戏内容缺乏新意,对用户没有吸引力,不足以吸引用户为之付费。

生命周期——移动游戏产品生命周期普遍较短,单机游戏约为3-5个月,移动网络游戏约为6-15个月。生存周期直接决定产品的收益周期,如何拉长收益周期是移动游戏需要思考的关键性问题。

某手游从业者吐露,以300万月营收为底线,扣除渠道、发行、平台等支出,也就剩下几十万,另外还有服务器、带宽、运维、更新、客服等费用,还有各平台安装包的不断更新,新内容跟进,新产品开发。这些至少需要30人的团队。抛去所有的费用,到最后可能连开发新产品的费用都不足。

有些手游公司寄希望于通过刷榜单获取更多的下载量和用户,然而这需要长期不断的投入,每天少则5000元多则上万,对手游公司又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如果没有持续的付费用户,刷榜只会是亏本赚吆喝的买卖。

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产品不具竞争力,刷榜依然没用。刷榜本身并不能增加有效用户。只有精品化、并拥有持续的付费用户才是移动游戏发展的根本。这也就是为什么市面有很多超千万级用户的移动游戏看似成功,实则“钱”途未卜的根源所在。

精品化、长收益周期是生存关键

移动游戏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进入门槛相对较低,4-10人的工作室大概3-6个月就可诞生一款产品。但鉴于移动游戏的周期较短,因此虽然进入门槛低,但对产品质量以及收益周期的考验实则更高。未来,精品化路线,长收益周期将是移动游戏竞争的关键。

首先,一款精品要有创意的思考和设计,这是吸引用户的前提。

其次,免费增值服务体系下,移动游戏等娱乐应用正在逐渐成为大品牌的重要广告互动工具,例如迪士尼的Brave品牌版《神庙逃亡》和麦当劳的《Mouth Off》游戏等。

移动游戏的收费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付费下载,另一种是免费下载,但在游戏中提供增值付费服务。后者采用更为广泛。有些游戏开发商在游戏中设计了奖励广告模式,只要玩家按照要求与广告互动,便可赢得虚拟币。例如,如果玩家观看一段广告、免费注册一次试用机会、下载一个移动优惠券或是一款应用,便可赢得一些虚拟商品。事实证明用户并不会对该广告形式反感。

再者,借助社交的威力。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移动游戏之所以能够大红大紫,除了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宽带的普及这些表面原因之外,还在于借助了社交网络的巨大威力。与客户端游戏完全在自有平台上运营的封闭模式有所不同,移动游戏充分利用了规模更大也更有影响力的第三方社交网络平台。例如,《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就是首先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火起来的,美国最大的移动游戏公司Zynga借助了有7亿用户的Facebook平台,日本几乎所有的移动游戏都在Mixi和Gree等超人气社交平台上发布。

此外,4G的发展对中国移动游戏也将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以日本为例,包月不限流量,下载10兆和100兆的费用是一样的,玩家可以任意下载游戏。这也会提高开发者的开发环境,开发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针对移动游戏,老牌端游厂商也希望借此拉高在端游上的疲软之势,但实际进入上依然抱着谨慎的态度。据了解,“大制作、高品质、长收益周期”已经成为包括端游厂商在内的所有移动游戏涉足者的共识,未来小作坊、同质化产品将无生存之地。

来源:比特网

32

主题

774

帖子

172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29
QQ
发表于 2013-4-10 23: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5-23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