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开发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49|回复: 0

人人都能点评的时代,我们还需要游戏评分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572
发表于 2015-12-31 14: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篱 于 2015-12-31 14:38 编辑

  “乡妹,一年要逛两次ZARA试衣间,0分。”“你的得分是:-∞,滚回雷峰塔。”留几手的点评段子常常以评分结尾,直观,简练,能在最后一秒点到你的笑点,3年后的今天,那个曾经的“驻马店点评艺术家”早已功成身退,“手哥”开始像个居家男人一样在微博上叨叨日常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以《Fami通》 为代表的游戏媒体开始在游戏评测中加入分数,和留几手的相貌点评一样,用一个全球通用的数字,将原本无法量化的游戏评价和体验表达出来。数字能给人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感觉,它就好像卷面分数一样,经由一题一题的审阅,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种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颇受欢迎,IGN、GameSpot和曾经的《Fami通》是玩家们公认的权威游戏评分媒体,“满分榜单”、“史上十佳”,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看国内媒体大范围转载这几家网站的榜单。

1.jpg

  每年年末各大游戏媒体都习惯于制作一份年度游戏榜单。

  随着的游戏生产流水线不断成熟,游戏类型日趋多样化,玩家们的选择越来越多,网络媒体的兴起让他们有了更多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他们不用再拘泥于纸上的评价,想吐槽,想推荐,随时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说,由编辑一手“计算”的游戏评分开始受到质疑,2015年3月,权威游戏媒体Eurogamer宣布放弃对游戏的10分制评分,代以一句话评价和“推荐”、“精品”和“避免购买”3个标准,官方在长文中说:

  “分数欺骗了我们,欺骗了你们,最重要的是,它不能公平地代表游戏本身。”

2.jpg

  Eurogamer的做法将游戏评分制度推到了风口浪尖,事实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吗?至少到现在,评分仍然能代表一些东西,《潜龙谍影Ⅴ:幻痛》在今年9月一经发布就获得了3家媒体的满分,这对无法公开发表言论,也不属于科乐美的小岛秀夫来说是莫大的慰藉,3个满分,对玩家和媒体来说意义非凡。但是与此同时,游戏评分之于游戏产业的不适应症也开始逐渐显现。

  数字说明不了一切

  手游和端游,休闲和动作,网游和单机……一个数字统揽所有游戏。

3.jpg

  《鳄鱼小顽皮爱洗澡》和《光环5》在IGN上都获得了9分评价,你能看明白两者哪里互通吗?我们可以在上班路上花两三分钟玩一把《小三传奇》,也可以呼朋唤友来一把《英雄联盟》,或者在《辐射4》中耐心地捡一整天的垃圾。不同的平台,不同的玩法,不同的内容,带来的是全然不同的游戏体验,而评分制度用几个数字就把它们装到了一箩筐里,这让它看起来非常滑稽。

  在线和单人,本体和DLC,免费和内购……你评价的可能不是完整的游戏。

4.jpg

  给《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评分时,编辑们碰到了一个难题:多人很好玩,但单人弱爆了,Gamesradar给出了9/10的高分,评分者认为:“《COD12》是一款内容丰富并且多元化的游戏,但是你对于这款游戏是否会满足完全取决你是否有朋友与你一起玩。”那些找不到好友的玩家,恐怕是体验不到这9分的价值。硬件、网络、队友等很多游戏之外的因素切切实实地影响着玩家的体验,但是一个分数无法说明一切。

  游戏会通过DLC和补丁不断进化,一些厂商甚至会在游戏发布时保留一部分内容,当DLC来卖,手游中最常见内购则完全阻碍了玩家去体验应得的内容,你很难通过评分来了解游戏完整的内容。

  时代背景,前作水准,制作人风格……评价游戏的基准模糊不定

5.jpg

  评测《潜龙谍影Ⅴ:幻痛》的IGN编辑一定了解小岛秀夫的为人和《潜龙谍影》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开创性意义,三家媒体的满分评价事实上也是对他本人的一种肯定。评价任何一款作品都不能脱离于时代背景,但问题在于,评分者内心的基准都是模糊不定的,你不知道这位对《火星救援》评头论足的人是怎么看《星际穿越》的,如果他是去看后传的,一定会觉得电影烂透了。心理预期也同样会影响最终评价,如果你对这款游戏事先打了100分,即使它达到了90分,也会让你感到失望,这么来看,事先一无所知,初次上手的玩家的评价反而更客观。

  9.1比9.0多在哪?游戏缺少令人信服的评分方式

6.png
Metacritic的三色游戏评分对照表

  目前媒体的评分方式主要分3种,一种是对游戏在画面、音效、剧情、操作等方面的表现逐项打分,最后再取平均值,GameSpot在2007年以前就采取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多位编辑给出评分,取平均值,代表性的有《Fami通》的四人评分制,再有就是Metacritic类的众评网站,汇集多家评分算个数,有趣点此前采取的也是这种算法。综合评分的方法看似均衡了各方面的观点,得出了能代表大多数的成绩,本质上仍然是披着公平外衣的主观判断。游戏评分系统的另一个缺陷在于,它注重分而轻视了名次,玩家们更愿意通过一份至上而下的排名做出先后选择,但现有的算法并没有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反观电影评分网站IMDB,他们有一套公式来保证“前250佳”的权威性。

  有钱就是爷,游戏评分得看金主脸色

7.jpg

  玩家和媒体的意见不统一很正常,急性子的玩家不喜欢《纪念碑谷》,动作游戏粉丝也不好《最后生还者》,游戏评分终究是一家之言,但是如果商业利益也插足评分过程,游戏评分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尊严,在2008年,GameSpot资深评论员Jeff Gerstmann因为给Eidos作品《凯恩与林奇》打出了6分而被解雇——因为Eidos就是GameSpot的主赞助商。早些年《Fami通》还是权威游戏评分媒体的代表,到2005年,他们评出的满分游戏只有6款,然而2005往后,这个数字开始疯狂增长,目前为止,满分游戏已经有23款,2013年的《JOJO奇妙冒险 全明星的战斗》最令人匪夷所思,很多人认为,这种自砸招牌的行为背后有商业利益驱使。

  一些充满争议的游戏评分

  以上这些因素交汇带来的结果是:媒体出来的评分让玩家不服,“小编根本就不懂游戏”,“没玩过XXX还敢写评测?”类似的质疑和嘲讽在评测网站屡见不鲜。

  《舞力全开》:Metacritic评分49/100,玩家评分8/10

8.jpg

  IGN给2009年发布的Wii游戏《舞力全开》打了2分,Painful(糟糕),这相当于给游戏判了死刑,作者嘲笑说,“它提醒玩家像一个白痴一样去做出动作”,Metacritic的综合评分也只有49,评论认为游戏的控制和评级非常凌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玩家的综合评分高达8分,游戏在前四个月就卖出了400万份,似乎很多人心甘情愿地去做白痴,一位玩家评论说:“我能轻松地进入节奏,成为舞者,得到真正的锻炼,几分钟的时间就会开始出汗,我已经等不及要去玩新歌曲或新版本了!”

  如果评分者了解游戏背后的有趣经历,或许他会给出一个截然不同的分数,其实开发者想做的只是一款《雷曼:疯狂兔子》中的小游戏,最后阴差阳错做成了《舞力全开》,开发者的投入和预期、玩家反映、市场销量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评分者的判断。

  《怪物猎人3》:FAMI通的“惯性”满分

9.png

  2009年发布的《怪物猎人3》很优秀,但是关于它能否配得上满分,还是存在很多争议,《FAMI通》评分的权威性早不如以前,《怪物猎人3》已经是他们的第11款满分游戏,满分意味着接近完美无缺,但《怪物猎人3》 很显然还没到那个境界,IGN和GameSpot分别给出了8.8和8分,“大量的菜单界面和游戏内容让你不得不时刻盯着表格”,“漫长的动画让人沮丧”,“强制使用Wii遥控器”,两位西方玩家似乎都对这款日式动作游戏有些不习惯。FAMI通给出的这个分数多少带了点对本国游戏的偏爱,这也牵出了一个问题:对国产游戏是加分鼓励还是一视同仁?

  《最后生还者》:30多个满分,GameSpot给出了8分

10.jpg

  30多个游戏媒体的满分评价足以证明这款游戏的水准,一向特立独行的GameSpot却给它扣了两分,作者承认了游戏的有点:艾利惹人喜爱,战斗紧张,有张力,环境互动强,音效和配音出色……扣分点是:角色难以让人产生共鸣,战斗包含了太多让人出戏的内容,共鸣、入戏,这分明是人各有异的主观感受,拿来评判游戏未免不妥,分数出来后,不满的声音挤占了留言栏,两年的时间里,这则评测收到了16708条评论,这可能也是全网站评论最多的一篇,有玩家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个网站是个垃圾,给一款杰作评8分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巫师3》拿了10分,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GameSpot的这则案例反映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很多玩家阅读媒体评测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如果你给出的分数不符他们心意,那么这家媒体就是业余的,如果跟心里的差不多,那这家媒体还不错,懂游戏,有水准。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Metacritic评分73/100,玩家评分2.7/10

11.jpg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玩家在Steam上的留言

  IGN给出的评分是9.2,作者认为有趣的4人合作模式、新武器和充实的僵尸模式让它成为了最顶尖的《使命召唤》游戏。GameCrate认为,游戏不仅仅是《黑色行动》的延续,更是对《使命召唤》这一IP的继承。

  游戏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就是单人模式太平淡了,完全跟不上多人模式的表现,Treyarch对不同平台的差异对待也让人失望,IGN认为游戏在上个世代主机上的表现已经完全跟不上它应有的表现,画面糟糕,操作蹩脚,僵尸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它仍然有存在的价值”。游戏在Steam上几乎被PC玩家的差评淹没,有玩家反映,他配置了16G的内存和Titan X,游戏时依然碰到了诸多问题。在内容上,机械手臂、纳米机器人被批过于科幻,丢了《使命召唤》的原味。

  IGN会在不显眼的地方注明游戏的平台,不同平台的分数会有一些差异,当这些分数汇集到Metacritic,局面就变得非常混乱:我怎么知道这个分数代表的是哪个模式,哪个平台?

  《DmC:鬼泣》:Metacritic评分85/100,玩家评分6.7/10

12.jpg

  “《DmC:鬼泣》不是《鬼泣》的正统续作,不能称为《鬼泣5》。”当你心里抱着这种看法时,很可能已经暗暗地打了个低分,各家媒体的评测足以证明这是一部够格的佳作,但是《鬼泣》的老玩家们不满意,“只要简单地做一款像《鬼泣2》一样的游戏就行了,回去做你们最根本的工作,别再外包了!”一方面,他们不承认游戏是续作,一方面,他们在不自觉地把游戏和前作比较,即使是发型上的差异,也会引发大量不满。那些从未玩过《鬼泣》的新玩家来真的能理解这个6.7分的含义吗?

  评的不只是分数

  Eurogamer说得很对,在一定的情境下,游戏评分欺骗了媒体和玩家,不能代表游戏真实的品质,但是他们还漏了一句:游戏评分骗不了厂商,这可能是他们最需要的。

  开发商凭分数领奖金

  Kotaku的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少几分丢掉100万美元的故事,《辐射:新维加斯》的发行商Bethesda在游戏发行前和开发商Obsidian约定:如果游戏能在Metacritic上拿到85分就给他们发奖金。内部人士透露,70人团队的总奖金额达到了100万美元。结果是PC版和Xbox 360版拿了84分,PS3版拿了82分,游戏的Bug让玩家无法忍受:它可会吞掉你的存档,或者重置多个任务。

13.jpg

  一位匿名人士还透露了一个夸张的事实:“发行商用众评分作为打压工作室的手段,第一次给出的条件十分苛刻,稍后则完全否决了提案。开发商的首要任务有时候不光是制作一款优秀的游戏,而是做出一个能影响到评测者的游戏,因此他们必须为游戏加入原本不需要的长度或无意义的功能,因为这些东西评测者们更喜欢。”

14.jpg
《潜龙谍影Ⅴ:幻痛》在Metacritic上的得分

  两者间的这种霸道协议建立在玩家对评分的信任上,一旦这种信任被耗光,游戏厂商将自食其果,我们唯一可以欣慰的是,他们至少考虑到了编辑的口味,这种方法简直笨透了。

  分数是最直接的导购

15.jpg

  导购无疑是游戏评分的首要任务,听一张烂专辑,看一张烂电影,损失的无非也就是十几块钱和两三个小时而已,但是体验一款游戏,往往须要玩家投入数十小时和上百元(时下流行的F2P手游要另外分类),这时候游戏评测就变得格外重要,类型、画风、玩法、操作、难度,这些都会是影响玩家按下购买键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缺少耐心去阅读洋洋洒洒上千字的文字评测,IGN和GameSpot的评分都位于文章底部,大多数人在阅读时会直接跳过文字去看评分和总结,这是人的好奇心使然,问题是,当你知道了这个分数,就再也不想去看文字评测了。

16.jpg

  这也正是数字的优势所在,快速筛选出多个层级,让玩家有一个最直观的了解:这游戏是好还是烂。玩家们有句话说:“高分信媒体,低分信自己”,游戏品质有媒体把关,但是好不好玩要我自己来体验。在手游媒体中,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高分信自己,低分信媒体”,道理同样。这些都是分数之于文字的优势所在。

  【结语】

  不到200年前,心理学还只是哲学中的一个小类,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尝试用量化的方式去研究人类心理,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量化是科学探索的关键手段,但是人类复杂的心理直到今天仍然无法被精准地量化,游戏作为一种精神产物,其体验更是难以用一种相对客观的方式来计算。游戏评分更多的是一种参考性的存在,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判决,《游戏评分制:该让你滚蛋了?》这篇文章说得已经很到位了:

  “关于评分制的争吵,与其说是对制度本身的质疑,不如说是对媒体的拷问。玩家忧虑的并非制度本身的危害,而是自己的意见被代表、被忽略,这种心态的背后其实是:媒体该如何回归为玩家服务的本质。”

  相关阅读游戏评分制度的消亡:游戏媒体相继抛弃评分制

via:有趣点

声明:游资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游资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品发布|文章投稿|广告合作|关于本站|游戏开发论坛 ( 闽ICP备17032699号-3 )

GMT+8, 2025-5-8 04: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