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明星代言,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营销手段,尤其是在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代言市场热闹许多,品牌宣传的平台、产品类别和代言人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网络游戏、应用、互联网平台......这些都是互联网催生下的经济热土,目前来看,互联网行业或许比以前传统行业品牌代言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或许,对于明星和经济公司而言是如此。)但是对品牌方而言,代言,真的就是产品营销界的万金油吗?随手一“抹”,流水就哗哗哗地来吗?
随着手游的发展,手游产品找明星代言的推广方式变得越来越流行,但是对于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请明星代言所带来的效果如何,也是厂商需要考虑的。那要如何玩转明星代言游戏,先从为什么需要代言开始说起。
一、你的产品为什么需要代言
粉丝经济与受众消费
众所周知,请明星代言,是为了增加产品或者企业曝光度,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能够在粉丝经济效应下打开粉丝的消费欲望。
为求“安心”而从众消费
或许有人会说,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有大量的粉丝,比如说一些不知名的艺人或者甚至是网红这一类人,并且粉丝也并不一定能狂热到为明星买账的份上。要说明的一点是,粉丝经济所涉及的人群并不仅限于粉丝,还有大部分的是一般的大众群体。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选一款比较有知名度的产品比选择一款耳所未闻的产品要安全得多,“都有明星代言的,这么有名,能不好吗?”“明星都在玩,这游戏能不好吗?”,选这么一个大众认知度高的产品,不仅安全,而且还能能迎合部分人善捡现成的惰性,节省一些不必要的筛选时间。
聚光灯下,将引来更多投资
在明星效应下,为产品和公司带来的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其实部分投资者也是“粉丝效应”下的“消费者”,也是有从众心理的。
就拿在手游井喷发展的那几年来说。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四川的手游行业,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和一些成功案例的带领下,四川手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一夜之间都冒了出来,有些是拿着某爆款产品的demo甚至有些厂商只是拿着一个概念就能“圈”到一大笔的融资,投资者对这个新兴的行业看的不是很清楚,在政策和行业趋势下有些投资者看不清行业的短板,也是跟风地把钱给“捐”出去了,最后,那些厂商卷了钱却做不出实事。这也是为什么盛极一时的成都手游行业在一夕之间坍塌的原因。投资人被“坑”,资金断链,没有了资金,又做不出好产品的厂商必然会走向灭亡。不过这是都是后话。
销售额、热度和投资,这些就是各大企业为什么不惜扎堆请明星代言的缘由所在。
二、你需要什么样的代言人?
游戏代言,从之前的拍拍平面广告到拍摄MV再到现在更多互动形式的融合,游戏代言已不是说说台词就能搞定的事情了。甚至有些明星还加入游戏设计当中,有了更深层次的品牌合作。
那么,什么样的代言人比较受厂商青睐呢?
先说说大部分厂商选择代言人的几个标准:
1、产品形象维度考量——身份特性是否与游戏气质相符合
明星的形象气质好,与游戏某个角色气质相近,代入感强,或者是与游戏有某些关联,能够带来联动效应。经典案例《花千骨》,直接用剧中主角赵丽颖代言,没有比她更适合的了吧。
2、营销反馈效果考量——是否有关注度和可炒作性的话题
明星近期曝光度高,有较高的话题性与关注度,能够提高游戏的知名度。
有争议性。这类明星往往比较有“个性”,常常能够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关注度,比如所谓的“话题女王”只流的,就算是很正常的举动也会引来网友的评论或者是抨击。反正只要有话题就是,管他是不是负面评价。比如张馨予当时代言《大唐双龙传》,畅游为了提高曝光度与话题,特地高价购买戛纳电影节入场券,张馨予的一席红配绿碎花东北大棉袄的造型引起网友吐槽,连王思聪都加入其中,正因如此,赚取了不少的曝光度和搜索量。
3、经济性考量——便宜
没错,这是个很实际的问题。其实厂商都想节约成本,请一个相对有粉丝含量的网红或者主播相比请明星来说能够节约不少成本,或许有时候性价比还会更高。比如某游戏的第二女主代言人,在宣传初期扯上一堆当红明星,借势来引出实质上的代言人,再加上所谓的经历和角色契合,就这样,以“胸”来做了一场营销。其实究其原因,还是这个的明星除了形象和气质不符之外,还是有话题(胸)和优势(身价地)的。
4、品牌效应考量——是否能进行深度的互动营销合作
游戏产品遍地开花,行业竞争也越来越大,有时候,不是看哪个代言人长得好看就会有很多玩家来玩你的游戏的。吸引玩家,关键还是要“会玩”。“影游联动”带动下的多个领域的联动带来的经济效应瞬间成了香饽饽,代言人已经从单纯的背台词参与到游戏制作、形象植入、日常互动等游戏的多种互动合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品牌传播与品牌认知的难题。
三、你需要什么样的代言手段?
以往的代言基本都是追求一种美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但是也有一些另类的做法,就是以“刷屏”的方式不厌其烦地在用户面前出现,甚至,不惜惹来用户的厌恶。
美感系:
仙、美、帅,这类的风格接受度较高,毕竟人都是视觉类动物,以“女神”、“老公”这类的形象(噱头)出现,往往能够捕获大量宅男宅女的芳心。
游戏场景具有美感,也在一定成度上睡说明了产品质量有一定保证,至少,在美术上,游戏的质量是过硬的。
话题炒作系:
这类的一般就是适用于代言人选择标准的第三条这类的人,如网红、网络主播。这些人群身价地、投入小。
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中国内地的明星经济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网络直播平台爆红之后,新一代网红颠覆明星经济。这类人为提高曝光度和涨粉,往往用一些露骨的方式来炒作,不仅是在网络直播中,游戏宣传中大打擦边球的也不在少数。那些代言人基本都着装暴露、言语举止不单是挑逗,甚至有些是明目张胆的“勾引”,比如某网游邀请某网红,玩家的福利就是玩家能享受与她的相处一天,虽然实质上是没有发生什么,但是这种宣传点就是一种带有对“色情”交易的默许。
视觉污染系:
“既然恨了就恨的深一些,至少你能记住我”
这类的“先驱”就是页游界视觉污染五天王。兄弟情义陈小春、雷霆战神张卫健、屠龙宝刀林子聪、时间值钱张靓颖和我等你哟angelababy。最典型的就是身着奇装异服,肩扛“霸气”大刀的“传奇系”游戏。还要再配上在电脑刷刷刷、点点点的“战斗”场面,游戏画面也毫无美感可言,可用“渣画质"来形容。稍微对游戏有些追求的人都不会有要玩这些游戏的欲望。不过这也抓住了部分人群,那些xxx不高,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的“土豪”玩家。他们不惜用这种广散网、集体洗脑的做法“得罪”大部分网游用户,不过人家不care,反正,那些大部分又不会是这类游戏的用户,恨就恨吧,至少你能记住我。
四、你需要知道的代言风险
明星代言没有以前那么简单,干货、收钱、走人,对于一些领域的产品,代言人也被要求要承担一些责任。比较常见的就是食品、医药、互联网金融这些行业,若是产品出问题,代言人也要面临惹官司、遭封杀的危险。
那么,网游这类产品的代言呢?
网游不是食品、医药,没有安全卫生问题,也不是借贷平台,没有大金额的资金“丢失”问题,就算有玩家的账号无故封禁,造成经济损失,那也是玩家和运营商的事,扯不到代言人那里。网游代言就没有风险了吗?也有。
要是一个形象良好的明星去代言某款“渣作”,是不是会使玩家产生反感?无形中,明星的形象就不再美好,潜在的粉丝就这么流失了。而且,对于产生一些打擦边球的宣传手段,代言人也会陷入舆论抵制与法律制裁的风波中。
总结
现在明星越来越多,有些明星,你可能根本没听说过。明星网红化,类似于直播这样的造星平台越来越多之后,现在已是网红即明星,明星即网红的新娱乐时代。明星更接地气:移动互联网时代,如果明星选择与粉丝保持距离,结果就是被边缘化。
不管是明星还是网红,只要用对人、用对方式,想要做出一场好营销并非难事。
相关阅读:过气明星与页游广告:应该把他们一起丢进垃圾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