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论有文化,国产游戏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天生太监,想借助游戏进行文化出海,游戏从业者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国产游戏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却根本没有文化,一模裤裆空空如也。
电影看得多不可能不知道烂番茄,它的母公司IGN Entertainment底下还有一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电子游戏评论网站叫IGN。
IGN中咱们不谈评分高低,国产游戏有被其收录的就寥寥无几,《傲世三国》是第一个在E3上展出的中国游戏,在IGN的评分为8.0分,而这已经是千禧年、古时候的事情了。由于不卖座,目标软件的后半场还转路去做了网游……
查阅了一番后才发现,最新在IGN出现的国产游戏,是北极光工作室自研的竞技游戏ROE《无限法则》,罕见的拿到了8.5分,此外还拿了不少奖,但国内玩家却对它少有耳闻,因为受众群体主要还是针对欧美玩家。
而国产占据最大头的商业化网游,主要靠国内用户供养,大家做的全都是适应性产品,打一开始就没考虑海外,根本无法指望它们进行文化输出。
国内的独立游戏《太吾绘卷》《中国式家长》,虽然有文化的调性,但目前对海外影响力也几乎为零。
占据全球游戏市场1/4的中国,养不出一个足以在海外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裤裆空空如也归其根本有两大原因,在此我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文化出海与文化阉割
2.国内市场成败无需有文化
3.师夷长技以制夷
被人阉割
1993,由陈凯歌执导,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的《霸王别姬》荣获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该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讲了一通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但金棕榈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加持并没有让其在来年的奥斯卡上有所收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颁给了毫不知名的巴西电影《四千金的情人》——一部豆瓣6.9分的爱情片。
虽然分低,但当年它不仅击败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还打败了李安的《喜宴》,早在上个世纪就轻松完成了对中国文化出海的双杀。
转眼二十来年了,关于《霸王别姬》为何没能拿到当年奥斯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不熟悉规则,陈凯歌并不懂奥斯卡中对评委的游说玩法,以至于奥斯卡方认为其并不在意这个奖;另一种说法则是导演郑洞天的看法:
「奥斯卡的评委真正的美国人占了95%以上,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已经退了休的电影业的老同志、老干部,这些人的文化倾向是什么呢?是相当保守的。
在他们的眼里,《霸王别姬》是什么电影知道吗?是一部同性恋电影,这些老美国人眼里是不接受同性恋的,《霸王别姬》完全是输在这个,这是始料未及的。」
片中,由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在历经数次充满隐喻色彩的「阉割」仪式后,完成了自身性别意识的转化,最终人戏不分,成为一代名伶。
但回首再看,就会发现咱们中国文化想要出海,首先也被西方主流文化所钳制,不得不进行自我阉割,抛弃掉属于我们的文化内核,来迎合西方主流的文化倾向,否则就是免谈。
《白夜追凶》刚被Netflix网飞购买海外发行权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地区播出时,网上也曾充斥着各种关于中国文化风靡世界的豪言壮语,结果却是杳无音信。
其实不止《白夜追凶》,在国内热播的《甄嬛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热门剧集也都曾先后被网飞买下海外发行权,但后续报道都没了音讯。
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就这样被一次次撩拨起,最终又一次次归于平淡,最典型的便是《战狼2》依靠58.4亿人民币的全球票房跻身影史票房前一百名,榜中其余99部皆为好莱坞电影,颇有扬眉吐气的畅快。
但其实99部好莱坞大片,全球观众都全盘接受并贡献了票房,而同样前百的《战狼2》却没有办法让海外观众买单。因为挤进前百,中国内地就为58.4亿的总票房贡献了56.8亿。
阉割你,又何须用刀。
文化之所以是文化,它必然是有圈子、有边界的,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圈。比如咱们属于东亚文化圈,地球另一端有欧美文化圈,而文化输出必定是依附于经济实力,这带来的区别对待可以说是碾压式的。
好比我们已经接受欧美文化的灌输,能理解「魔法」和「咒印」的区别,我们也知道日本文化里「忍者」和「武士」的不同,但是绝大多数人对身旁的蒙古、菲律宾、老挝、柬埔寨的文化却一无所知……
而地球的另一端,他们同样无法理解中国元素里「道」和「气」的区别。
经济实力对文化的输出的影响威力巨大,亚洲脸做主角的电影在全球市场很难卖出票房,第三世界国家也不配拥有超级英雄,试图改变这种现状的行为常常被主流文化认为是滑稽和可笑的。
因此我们常常在欧美游戏中看到诡异和猎奇的中国元素,有的甚至直接将中国的文化元素用日本的来代替了。
他们并不了解具体到实处的中国文化,并且也无需了解。反过来,游戏中的中国元素想要出海造访欧美,就像是泰迪大战阿拉斯加,更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莫大的勇气。
无需有文化
国产游戏之所以天生不带把没有文化,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国内玩家还未养成为游戏性付费的习惯,反而被社交、攀比、花钱就能更强的付费模式教育了十多年。不用也就退化,自然无需带把。
咱们举个例子。
在可以和国际友人一同战斗的联机游戏中,国人是游戏作弊的重灾区。随着中国玩家的名声逐渐变臭被人diss,APEX的海外玩家甚至联名上书,呼吁游戏运营商将中国区锁区,让我们自己人和自己玩。
FPS射击类游戏由于计算量庞大,且对延迟的容忍度极低,所以没法像MOBA游戏一样把所有计算都交给服务器,而只能依赖玩家的电脑,所以早年的OW,近年来的各路吃鸡游戏在火爆时都是外挂泛滥的重灾区。
光速吃鸡
游戏火爆之时,外挂也就蜂拥而至,导致游戏热度迅速减退。而等到玩家变少游戏小众后,又逐渐回归正轨变得相安无事。
国人的外挂像蝗虫一样蚕食游戏的生命力,又奔向一个又一个的新目标。
而作弊本质上是非常无聊的,因为你不需要躲避子弹,也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按住攻击键,子弹就会锁住敌人的头,接着它们就全死了,游戏性荡然无存,那么开挂又到底图的是什么?
我们不妨把自己换成玩家的角度来思考:这正是P2W(Pay to win)模式养成的病态行为,通俗地说就是习惯了通过充钱让自己变得更强来获得愉悦感,这拜国产游戏对玩家常年的教育所赐。
当充钱就能变得更强时,不能充钱的游戏创造条件也要充,最终归宿就是购买外挂。游戏性虽然随着开挂而消失了,但心理却得到了满足。
在我们看来他们是破坏游戏性的凶手,在他们眼里可能我们才是不花钱的loser,甚至谁的外挂功能多寡,也可以形成独特的鄙视链。
这便是第一层原因:主流玩家相对于游戏性和文化来说,更多是受到十几年P2W的教育,文不文化放进大市场中来看,从研发商到玩家,上上下下都没人在意。
92年,邓公南巡,一年后《霸王别姬》上映。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和文化部长的刘忠德在06年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看完这部片后觉得并不适合上映,但它在海外拿奖了,如果国内不能播,就成了大新闻。
「要播就得改,我看了五遍才想到怎么改,其中演员自杀的情节对社会将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我把它改成剧中人自杀,两秒钟就解决了,这是动脑筋的事情。改了之后完全是两种影响。」
拿到棕榈奖后,邓看完后特批上映,《霸王别姬》在当时以4元票价收获了4800万的内地票房。
但很可惜游戏行业并无陈凯歌导演这样的好运气。一道游戏机禁令就像如来压制孙悟空于五行山下,一压就是十八年。
但这纸禁令非但不是国产游戏的悲哀,反而是国产游戏厂商的春天。因为它就像个韭菜大棚,隔绝了境外游戏对我国的侵扰,哪怕是代理国外的游戏,同样需要进行价值观、不和谐元素的本地化处理。
十八年了,偌大的市场,绝大多数玩家却没有基本的审美和自己的趣味,国内市场简直是一场每年2100亿人民币的杀猪盛宴。
所以无需带把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国内的游戏产业盘子足够大,占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份额,且被牢牢的保护了起来,既无内忧也无外患,关起门来也可以生机蓬勃。
玩家成长尚需要时间,且内部环境巴适的很,根本没有出去的动力。安逸环境下想依靠游戏来进行对外的文化输出,臣妾们既不想做,也做不到。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作为文化输出的强国对我们有借鉴意义。拿游戏来说,日本有这么两个现象:
1.进行有日本特色的文化改造:
哪怕文化输出能力强如日本,在文化输出上其实也非常鸡贼,最典型的莫过于诞生了日式西幻。
看似是欧洲中世纪的时代背景,也有国王、骑士、公主、冒险者、军团、贵族和教会,但是城市干净整洁,主角泡着温泉,吃的食物是烤串和拉面,甚至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诞生了比基尼盔甲这种鬼才发明。
当然也有相对严肃的文化植入,比如《塞尔达荒野之息》,本来是一个俗套的骑士救公主的故事,但如果你看过美术总监的分享,神庙的美术设计其实就夹带了私货,来自于日本的绳文文化,属于软性的文化植入。
这种改造渗透进各个文化产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日本经济腾飞,就已经辐射给了全世界。
2.:文化传播不是搞学术
日本的文化输出还有一个特点:文化输出并不是做学术,它并不需要严谨的考究。好比将细胞拟人化的日本动漫《工作细胞》,里头虽然有不少的科学性错误,但这并不妨碍它在传播上血洗B站。
文化传播最忌讳曲高和寡,要是一提文化输出就离不开上下五千年,不用说输出到海外,就连国内自己的年轻人都昏昏欲睡。
香港赛博朋克就是典型的例子,难得的既不丑化也不刻板,极好的构建了世界对未来的幻想,还是别人送上嘴边,结果我们只忙着统一街道两旁的门店招牌,却被「波兰蠢驴」做成了游戏《赛博朋克2077》。
大众喜闻乐见的从来不是阳春白雪,故宫文化也开咖啡店卖美妆,讲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还看今朝
文化出海道阻且长,我们总是畅想着哪天国产游戏可以撕开国外市场,但现状更多的却是水土不服。每一次期望的是扬眉吐气,想让老外们魂不守舍,但现实往往只是自我的幻想。
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至今乃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是叙事的核心。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都是同样,只能凭借猎奇、神秘的东方元素,来满足西方老爷的一时幻想,这不是某一个行业的从业者有理想就足以改变。
不过咱们也不用着急。
在过去十八年里,千亿的游戏市场养不起一家2A独立游戏公司,而如今越来越多有文化调性的工作室冒出了泡,它们便是人民手举着人民币投票,才撒出的种子。玩家审美越来越高,做文化的有饭吃便有了机会,只有站着才有DPS。
从李安的《喜宴》折戟到同性题材的《断背山》捧得小金人、从国内独立游戏寥寥无几到《ROE》能获得IGN高分,西方钳制的文化风向也在时间面前悄然松动。
虽然文化依附于经济实力,但恰恰也是如此,中国的经济建设悄然搞进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千家万户,阿拉斯加虽然战不过,吉娃娃却逐渐不是问题。
俱往矣,毕竟数风流人物,咱们还看今朝啊。
作者:乔治王、地中海螃蟹
来源:岛上十点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SjJ4D3BBNjP3dAe_j41cnQ
|
|